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沫若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医生”到“文人”,再到“政治家”的转变,在不同的转折点,为寻求新身份的合法性,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也对自传叙述作相应的调整。在“弃医从文”的转变中,他在与田汉、宗白华二入的通信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是一种忏悔意识,而这种忏悔并不完全是宗教意义上寻求“宽恕”的行为,也是郭沫若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是郭沫若如何通过忏悔的心理机制和言语行为,获得新文学圈的认同,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在他身份的第二次转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否定稍作思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瞿秋白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论著的译介和中国左翼文艺理论的建立。尽管其文艺思想在今天看来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而且在对某些非左翼的文艺作品进行评判时,有出于政治的原因而否定过甚之嫌,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下,作为文人的瞿秋白是无法完全回避他的政治家身份及思维定势对其观念的影响的,对此应予以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身为“文人政治家”,对于文艺问题进行思考,其文艺理论必然涉及文学观念与政治观念两部分,又因为它是从文学、文化的角度介入,同时构成了以倡导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创造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组织大众的感情为内容的羌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其他一些先进人物一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发展道路,对我国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瞿秋白同志怎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呢?五四运动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前,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不少知识分子怀着满腔激情奔赴延安,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中国革命的大环境,更好地宣传抗战,砥砺国人,延安知识分子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自觉地进行了身份转换,从旧式文人变成了新文化的代言人、宣传者,从纯粹的文化人变成了坚定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对此最为敏感、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王蒙带着对时代的洞察力,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笔下的倪吾诚是跨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有着明显的身份焦虑感。在现代性的文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世俗精神与文人情怀的冲突以及"他者"目光的干扰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之本性的爱情,在现代文学的书写中呈现了多样化的内涵,自始至终与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相关联。在五四时期,爱情附着在个性解放的大旗下,是佐证知识分子自信力的有力武器;在革命认同的30年代,爱情遮蔽在革命的羽翼下,有力地缓解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焦虑;在人民认同的40年代,爱情成为知识分子心灵的安慰剂,是知识分子在日益边缘化的处境中安慰心灵的良药。这种借女性的爱情来彰显身份认同上的自信或缓解身份认同上的焦虑的写法,仍没有脱离传统文学的窠臼,使得现代文学的爱情书写某种程度上缺乏了一种形而上的品格,很难达到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瞿秋白一生的经历及其思想变化作了简略而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文章提出:综观瞿秋白一生,他从最初的“名士”梦被惊醒,到最后走上政治这条不归之路,虽然其终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都浸染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文人”范畴。他是与鲁迅相互补充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类典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瞿秋白一生的经历及其思想变化作了简略而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文章提出:综观瞿秋白一生,他从最初的"名士"梦被惊醒,到最后走上政治这条不归之路,虽然其终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都浸染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文人"范畴.他是与鲁迅相互补充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类典型.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文学界的长城,他在《围城》中成功创造了方鸿渐这样一个落魄文人形象,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处境艰难,时运不济,即使是爱情这令人充满幻想的美好事物也让他连连“碰壁”。他总是踏不出自己的情感“围城”,最终注定了自己情感悲剧的发生。一段段情感经历让方鸿渐走出一座“围城”又陷入另一座“围城”,而情感悲剧的发生正是由于他不适应生存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完整阐述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传播、瞿秋白早年思想的变化和其在党内的经历与地位分不开的。瞿秋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阐述,代表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但瞿秋白理解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更多的还是列宁主义,所以也不能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悲剧带有必然性质已经在古今视域融合中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同。从阐释学的角度讲,屈原的悲剧实质是一种存在悲剧。他用个体存在的毁灭作为代价向人们揭示了生命内部所有的尖锐性、复杂性、荒谬性,以及生命存有的整个重负。究其根源,屈原准宗教性的知性思维方式与他悲剧的诞生不无关系。所以,更深层次地解读屈原带有意志性质的存在悲剧还应从他"国身通一"的思维切入,以屈原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关怀为视角,才更有利于对屈原的悲剧作出人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的文化思想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瞿秋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文化现实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中国新文化的崭新认识,即中国新文化是时代性和传承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结合,并应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留下的近500万字的著作凝聚着他独特而丰厚的文化思想,主要体现为四个鲜明的时代特点:批判性、创新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首先,批判性是瞿秋白文化思想的首要特点,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审视并批判中国文化现象及文化运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点。其次,瞿秋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他总是把文化问题放在整个社会运动中考察,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能根据时代需要介绍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瞿秋白一直坚信无产阶级文化方向并极富远见地构想了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向就是社会主义文明,充分展现了其文化思想的前瞻性。最后,瞿秋白始终坚持并倡导反帝反封建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并对建立这一文化有科学、系统的认识。这既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所要求的内容,也是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又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士不遇”是汉人屈骚解读的突出主题。汉代的仿骚、悼骚作品往往通过对屈原经历遭际、思想行为的演绎和选择、议论和评价,突显出屈原怀才不遇的命运悲剧;流波所及,文坛上出现了大批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散文和赋。共同汇成了汉代文坛“士不遇”的洪流强音。“士不遇”悲情既是屈骚所固有的情感内容,也是汉代士人对自己乃至千古士人悲剧命运的思考结果与屈骚悲情共鸣所撞击出的耀眼火花。经汉人的屈骚解读,第一次把“士不遇”主题彰显于汉代文坛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士不遇”主题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曾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作用、分类作过一些分析评价,形成了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有时也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对瞿秋白的知识分子思想做一些分析和思考,可使我们更全面认识瞿秋白,认识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而且由此与现实问题结合,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分子与当前知识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1923年前瞿秋白在这一对范畴关系的认识上,既受到了此前思想界观点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同时也在关注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也开始谈到了个性发展当融入社会发展之中,以及个性与阶级的关系。1923年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读和运用,使他对这一对范畴的认识在延续之前观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此时他并没有放弃对个性发展的追求,仍认同个人的历史价值,只是更着眼于在理论上论述社会对个人的塑造与决定性,个人人生观的阶级属性,意在说明个性发展的追求必须与社会发展、阶级发展的要求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实现,而脱离现实与集体的个性追求最终将归于破灭。  相似文献   

18.
屈原人格论     
面对当代生命价值困惑的现实 ,探讨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古代贤人的生命观念和人格价值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原创角度分析解剖了屈原人格形成的内外因、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两位亡国之君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历史背景 ,贵族的血统与政治责任感、文人的本质与浪漫激情是屈原人格的原动力 ,对生命的珍惜 ,留恋促使屈原选择宁死不屈的生命方式 ,也是悲剧中最感人、最令后世人深思的矛盾和融合。  相似文献   

19.
《天问》有关历史情况的提问,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特征突出。屈原以诗歌形式探讨了历代王朝(以夏商周为中心)的兴亡史,包含着治乱兴亡无常的命运感、悲凉感和危机感,充满着悲剧意识。他以求证、求真的理性态度看待历史,敢于冲破传统历史观的束缚,对历史上的兴亡事件、人事变迁等提出问题,或质疑,或求证,或影射,或讥讽,或评判,其间时时闪烁着批判的锋芒,体现了诗人进步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0.
《楚辞·招魂》的主旨 ,从汉代王逸以来 ,人们一直围绕为谁招魂而争讼不已。实际上 ,《招魂》的艺术形式来源于楚国招魂巫术原型 ,其主旨并不是真的为某人招魂。从屈赋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招魂》的主旨应从象征意义而不能用实证的方法去寻找。从文本考察 ,《招魂》应是《离骚》和《远游》的反写 ,它反映了屈原流放后期的精神状态 ,表现了屈原美政理想的失败与强烈爱国感情之间的矛盾冲突给诗人造成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