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微积分中看似无序、纷乱的数学公式及定理,其实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只要找到这些规律,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本文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公式及定理在微分与积分中的对应规律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给出规律知识,f-生成规律知识,规律的f-生成与规律的f-生成发现的概念,提出规律不可分辨定理,规律发现定理和规律的f-发现原理.函数S-粗集是发现系统中未知规律的一个新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规律”是分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规律的简称,就像几何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一样。用“规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比用列方程解更快捷、直观,学生更容易掌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电磁学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迁移规律,进行物理量、物理定理、物理模型等物理规律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同化学规律、物理规律一样,逻辑规律也是客观世界事物自身客观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违反、创造或者消灭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不是所谓的“思维规律”,也不是所谓的“符号规律”。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线性规划目标函数系数扰动的两个定理,并分别给出了严谨及简单的证明,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刻划了线性规划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我省铁岭市第十六中学数学教师王启民同志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 ,潜心研究出“平面几何统一证明规律”教育科研成果。该项成果已被省教委和省科委联合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通过。“平面几何统一证明规律”提出了 :“三个分解理论”(代数的三大运算定律、对应规律、定理的两条共性) ,“四个分解工具”(演绎规则、引线规则、判定规则、定理规则) ,总结出“五条规律”(几何图形定性、定量分解规律、等量代换规律、一题多解规律、选择优解规律)。这就使平面几何证明由难变易 ,由无从下手到有规律可循 ,解决了长期困扰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疑难问题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预测选优、多向发散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独到的指导意义。本刊将四期连载该规律 ,以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物体间的碰撞做了简化分析,给出了质点的和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及动量矩定理,并用恢复系数对碰撞类型作了归类。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学起来费劲;有的学生喜爱数学,学起来轻松。要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学习数学时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规律,从中获得乐趣。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找出规律让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结论、公式、定理等,切不可死记硬背,运用规律去记,既快又不容易遗忘。  相似文献   

11.
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且最富成效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国情、法制现代化的动力等不同,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法律移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而是他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典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诉诸行动的知识进化论,霍尔姆斯的法学理论正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法律不是逻辑,但逻辑可以在法律中发挥作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法律有它自己的经验演化特征,可能产生在中国本土经验基础上法律逻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近30年来的法治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制度建设对于法治社会的重要性,而忽视制度有效运作所需的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法治之于中国,不仅是一种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而且是一场文化观念的革命,没有丰盈广博的法治文化做根基,法治的社会将有如空中楼阁。法治建设的核心在于法治文化的养成,当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障碍主要在于法治文化之缺失,为此必须从法治文化主体方面着力,促使法治文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国家与社会并立互动的二元结构,这就为民间法的继续存在与发挥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由于国家、社会二分而形成的大、小传统的阻隔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文化土壤,在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论界及各国立法对其持不同态度。法律规避制度的意义在区际私法中仍然重要。我国两岸四地法律差异很大,易于形成法律规避,而在现行立法体系中还没有正式的关于法律规避的规定。在未来的统一区际冲突法的设计和制定中,我国应明文禁止区际法律规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及其本质属性的分析,论证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一方面,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产生的宗旨和目的并非确保经济生活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以实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民法规制下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对社会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另一方面,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本质属性要求其在市场经济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控,对社会经济进行第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霍布斯在《利维坦》和《论公民》中对具体自然法的解释,可以证实一个观点:霍布斯写作《利维坦》,不是因为他想对他在较早那部著作中提出的观点进行重大修正。相反,这两部著作对具体自然法的很多解释在措词上几乎都是相同的,并且也没有增加新的自然法,只不过《论公民》中的最后两条自然法在《利维坦》中被删除了。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它们的关系还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