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美国梦"幻灭是美国文学作品里惯常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部小说来揭示"美国梦"虚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盖茨比追求"美国梦"的幻灭,是一个美国悲剧的典型代表.其继承的是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美国梦",而超越则通过忧患与死亡来展现.  相似文献   

3.
汉初的散文,内容多是论述秦朝和前代的成败得失,最著名的当推贾谊的<过秦论>.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考究后唐的败亡,与<过秦论>之推论秦朝的破灭如出一辙.两文从撰述背景到写作意图,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与<倩女离魂>是元代影响力较强的两部爱情剧作,它们展示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两部作品在某些情节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6.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7.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8.
乔健 《高等理科教育》2004,(Z1):284-287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但在内容的可靠性方面,<孔子世家>却是个例外.本文对<史记·孔子世家>的"内容有不确处"做了分析,并归纳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研究者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能过对"易道"之"道"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1.
"美国梦"幻灭是美国文学作品里惯常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部小说来揭示"美国梦"虚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美国梦不仅是美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贯穿美国文学的经久不衰的话题。富兰克林是美国文学史上追求美国梦的最成功而杰出的典范。盖茨比是富兰克林的狂热仰慕者(fan),但他对美国梦的追求以残酷的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3.
从盖茨比到盖茨--"美国梦"的幻灭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人公盖茨比被评为20世纪小说人物百佳之首,他是粗俗的美国梦追求者的典型,他所崇拜的世界是美国梦当中的荒谬部分.这样的美国梦的幻灭给人以巨大启迪.人们应像比尔·盖茨那样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梦想,为人类、为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篇分析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重点揭示作品中关于美国二十年代青年“美国梦的破灭”这一具有深刻社会历史意义的主题,学习借鉴作者娴熟、优美的比喻和象征等艺术创作手法,思考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及对我国青年读者可能产生的教益。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推销员之死》都是反映“美国梦”破灭和造成个人悲剧的杰作。主人公盖茨比和威利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出身低微,却终身以美国梦作为精神动力。他们都为梦想做出相当的努力,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然而,他们最终梦幻破灭,走向悲剧。他们梦想破灭的原因都在于执著追求梦想本身与现实产生错位。他们的悲剧预示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他们至死不悟使悲剧超越了个人局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The Great Gatsby is a 1925 novel written by American author F.Scott Fitzgerald.Besides great popularity for its vivid depi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the novel also impresses the world with its skillfully used American English which is interwoven with the plots,the characters and the theme.The article is to explore how Fitzgerald analyzes the class system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what enables him to express this analysis through different types of A-merican English.  相似文献   

17.
GAO Wei 《海外英语》2011,(9):379-380
All the Americans cherish a beautiful myth in their hearts,which is called The American Dream.And in nowadays movies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American culture,as well as being a reflection of the American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d this theme through explaining the four well-known American movies:The Great Gatsby,Foreest Gum,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And American Beauty.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小说巨大文学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成功塑造,笔者应用心理分析方法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作者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The novel The Great Gatsby was written by F·Scott·Fitzgerald.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Part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and its background.Part two is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Daisy,Gatsby and the narrator Nick,especially the function of Nick.Part three is an analysis of the disillus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from Gatsby.The last part is the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 reflected in The Great Gatsb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