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冀 《文化学刊》2013,(5):168-170
《庄子》从坚拒阶级政治的立场出发,对封建王朝君主专制政治进行彻底的否定和嘲讽,同时热切向往人类真性情的充分实现。庄子诉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在旧社会不能实现,而在现代社会则获得了政治正确的强大生命力,具有很强的现代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
。盟l 6一一立I 6一一盟l星圣王卫5 l 6墅6警I塑登鹜豳IS’T(合) A BS·TAB 3 一我1 —6 —6-6们是3·31·11 7 6 5 3新时 代的3 3 2 3 11 5 6 1 5毳-一一憋善三7●3● r 3·3 3 3 I —T.B I O O O 0 T2 0 O OB统s I O塑2 OA I(合)好传统1一 一6人O 3 2 1 O 勤奋人1·2 3 56·7 1 2为了林区1 O 0 01 O 0 0人6 5 3 2 14 3 3 2 1剁新是 灵 O O O 0 O 0呈3盟了林区2 3 3 56 5 3 2—3 2 1 2一更美好O O O 3 4 50 O O 1 2 3 (男)啊 .厂—-、\6 1 7 6 5林业工3 3 3 2 31 6 5 6 16 5 4 3 2做就做好3 3 2 1 7 —_I-一 ●O O O O 2…  相似文献   

3.
进行曲速度雄壮、自豪地(奄盛l 5一l奄壶I 5.鱼I j 6 I塑越I增嚣l堕删I(世山l 5一I坦业l 5‘§鱼7 I 1 6 I盟越I】§墨丛l吐删l5 一I 5-旦l 3 1 I争一I 6.引函青 春的 步 伐 豪迈坚 强,不 屈的 性 格 坚韧如 钢,6 一 l 6.亘I 5 4-亘踏 平了 荒穿 越那 荆5 1我们我们1膀。想。3 一 l 5·£I£上生呈 ,—-—_’——-—、5 ·I 2 一 I 蔓 一凉 播种希 望。棘 染绿僻 壤。0 I 5 1 3 l 6。6 5 3 I 2 3 1 I 6 一I 5 5 6 l 5 3 3 I 2‘2 3 J_’__。一 … ‘-。_l。-一 _ ● … _。。’_●。。。…我们新世 纪的林勘 队员,(6) 远大的 理 想…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2,(3):80-80
薄明华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汶川大地震期间,中国思想界围绕着“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西方自由、民主、人权、宪政是否是“普世”的价值,中国改革开放是否是向”普世价值”回归,抗震救灾是否彰显了“普世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关于“普世价值”争论具有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它凸显了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艰巨性,也凸显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紧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反映着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 ,文化就会断裂 ;没有创新 ,文化就会枯竭。近代以前 ,儒学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 ,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它善于继承与创新。继承 ,使儒学始终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品格 ,使儒学成为儒学 ;创新 ,使儒学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产生儒学新形态。重继承亦重创新 ,在继承中创新 ,继承与创新交织在一起 ,儒学因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历史进入近现代 ,儒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在批判中 ,儒学衰落了 ,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儒学还能不能自我继承与创新 ?这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先生以理论系统之建构为标准,将儒学区分为先秦儒学、宋明新儒学以及当代的新儒学。当代新儒家则以三统之建构为主,此即道统、政统及学统,尤其是开出知性主体及民主建国更为重心所在。当牟先生过世之后,新儒学已迈入后儒学的时代。后儒学重点并不在对儒学本身系统的重构,而是以儒学的角度响应时代的问题以充分展现儒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拜科学技术进步之赐,人类文明已有异质性、跳跃性发展。新时代的文明已不再只是量的差别而在根本性质上便已不同。此中,全球化趋势及其衍生的问题将是后儒学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所在。无论是环境生态、文化冲突、贸易平衡以至于国际关系,无一不是在全球化的场景中展开。因此,后儒学首先便要以全球化趋势及其问题为核心,由是而逐步建构一相应的理论系统,完整掌握21世纪的发展,同时也在这样的发展中恢复儒学的实践力与时代性。此中,我们遭遇到的主要问题,便是跨领域整合的能力如何建立。儒学研究者往往限在人文学科,尤其文史哲的领域,如何能有效使儒学亦进入其它社会及自然科学而产生整合效果,应当是后儒学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7.
儒学对东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儒学本身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东西方学者讨论的热点.当代新儒家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立场上,力论儒学的价值及其复兴的希望,无疑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注入了生机.但问题在于,儒学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力感,以及儒学与近代历史的纠葛,仍然是困扰着学术界的根本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点文化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8.
佛学自东渐伊始即与中国传统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在宋明时期,双方互动融合更是如火如荼。周敦颐作为儒学千年复起之承续性人物,对佛学亦是心向往之,其思想处处流露着佛学之苗芽,佛学在其生活经历、学术思想、政治生涯中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9.
儒学的整体主义思路由来已久,至现代新儒学而达其高峰。通过对传统儒学整体观的阐发及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新儒学建立了一套能够融合现代意识的新的整体主义论说构架。本文认真地探索了这种整体论话语建立的逻辑基础,并指出其向实践层面上演绎可能导致的一些偏差,尤其在全球多元对话的今天已经面临的严重危机。因此而以为儒学发展的下一思路应当是从对整体主义/本体论的舍弃入手,并借此而从新儒学中步出,趋向一更富包容性与广泛现实品格的当代后儒学。  相似文献   

10.
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政治操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盛世来临,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过去的差别,但核心价值是儒学的复兴。西汉盛世的儒学之士信奉孔子思想,都是有坚守的理想主义者,如辕固生固然是其中代表,而儒学复兴最有力的倡导者董仲舒更是揭示了君权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的政治宗旨,以君权神授的主张实现限制君权的目的。董仲舒把自己的主张运用在政治操守之中,成为西汉儒生官僚在政治操守方面的典范。而以儒生而至大官的公孙弘、宽,以及其他众多官僚,在儒学复兴的旗帜下,他们的言论必称经典,反映其尊孔精神,而其行为,也大体以正直、直谏、忠世论,虽各人不免有过失过错,但大节不失。他们基本合于圣人对儒生的要求,其政治主张也更多体现爱民忠君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