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曾经是多少教师赖以驰骋讲话传道授业的“三大件”。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而在崇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这“三大件”似乎已显得功力不济,殊难支撑局面了,其功能与效用亦渐式微。而今的教师到了课堂上,书已不必亲自去念,收录机里自有朗读带;板书也不必亲自去写,投影仪、放像机自有事半功倍之效;甚至连有些课也不必亲自去上了,按一下电钮,闭路电视中自会传来名家授课的实况。 曾经红火一时的教师“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测试而今也渐有被“三机一画(计算机.录音机、闭路电…  相似文献   

2.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曾经是多少教师赖以驰骋讲坛传道授业的“三大件”。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在崇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上述“三大件”似乎已显得功力不济,殊难支撑局面了。而今的教师到了课堂上,书已不必亲自去念,收录机中自有朗读带伺候着;板书也不必亲自去写,投影仪、放像机自有事半功倍之效;甚至连有些课也不必亲自去上了,按一下电钮,闭路电视中自会传来名家授课的实况,当教师的,仅需行间巡视维持秩序兼解难答疑使足矣。曾经红火一时的教师“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竞赛而今也渐有被“三…  相似文献   

3.
一本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曾经是多少教师赖以驰骋讲坛传道授业的“三大件”。也就是在这“三大件”的耳濡目染之下,一代代学子变成了知识的巨人。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在崇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有多少有些“古色古香”的“三大件”似乎已显得功力不济,殊难支撑局面了。  相似文献   

4.
以“练”代“讲”五法□酒钢二小汪水兰一、导“读”代讲。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会读、读懂,所以,“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模式。课文容易处当然不必讲,可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即使一般的疑难处,教师也不必讲,不妨利用课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中去“瞻前...  相似文献   

5.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上学流行的三大件是“手机、电脑、录音笔”。不少职高生也纷纷向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得到这三大件。对于购买这三大件,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男生说:“电脑  相似文献   

6.
钱桂林 《师道》2010,(2):12-13
古语云“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刻苦攻读成绩优秀,就有可能博取功名而步入仕途,这让不少寒门弟子读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深刻含义!这一古代的“共同理想”在今天的中国继续书写着神奇,众多的大学生(当然也有其他行业的人甚至包括在职教师)不惜挤破头去参加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据报道,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这么一个话题,并非故弄玄虚。教师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应该如是。可是目前的现实是,教师们多是在“劳力”上打转转:备辅教批”不必说了,还要处理学生事务,还要参加各种会议,还要应付各项检查——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任劳任怨;遗憾的是,社会各界教育的行政管理者也把这些作为“优秀教师“”辛勤园丁”的考核标准。这绝对是一种误导。到维修部去,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师父们的工作是指使徒弟拆卸检查修理安装,徒弟们遇到疑问,自有师父指点;如是往复,工作圆满完成。——师父是“动口不动手”,“劳心不劳力”,徒弟们“动手又动口”,“…  相似文献   

9.
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已有多年,骂不倒,禁不止,治还乱。为了不甘落后地去挤升学这座“独木桥”,多少父母心急如焚,多少教师脑汁绞尽,又有多少学校频出“绝招”。  相似文献   

10.
洪雷 《教育文汇》2008,(8):42-42
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几张挂图或是实物模型,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必备的三样东西,有的地理老师一辈子的粉笔生涯都是靠这“三大件”度过的。其实,中学地理教学可利用的资源、手段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潜心研究、主动探索,就可以使常规的“三大件”扩展到“五大件”,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1.
孙艳 《农村教育》2007,(11):47-47
衡量一位优秀教师,学生的喜欢程度是一个标准;你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能灵活运用了多少又是一个标准;讲课费了多少力气,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比例.也就是作为一个教师劳动的“性价比”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的精力大都用在了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  相似文献   

12.
“说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活动课题研究的出现,引起了多少人的青睐,许多教师孜孜以求。去探索、去研究。同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它的新颖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将编写的授课计划由静态文字表达的内容,通过动态口语把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及理论依据、个人创见有序地表达出来。所以说,“说课”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开发、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演绎。那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将“说课”把握在点子上呢?  相似文献   

13.
谈到阅读的态度和方法 ,我就想 ,读书不妨学淘金 ,书生本是淘“金”人。是的 ,古人中勤于读书淘金的 ,多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锺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 ,也是十分庸俗的读书观。当然 ,懒于读书淘金的 ,则多认为“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来冬有雪 ,收拾书包好过年”。这又是一种颓废的、百无聊赖的读书观 ,这种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书生。这样两种极端的读书观 ,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自然都不可取。不过书中有“金” ,这倒是谁也不会否认的事实。因此 ,常常有人说 ,读书如淘金。…  相似文献   

14.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的理由。现如今,我爱读书,却别有一番收获在心头。独处一室,一盏孤灯,倦也不改其乐,累也不变其志,共鸣作者之情感,领略天地之美景,深感有书陪伴的美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师的精神”,包括热爱人民、热爱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为公的奉献精神;虚心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追求真理、求真求实和“以教人者教己”、以身作则的精神;追求教育的现代化、中国化,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改造社会的精神;勇于开拓、实验的精神和服务于农村,在劳力上劳心的精神。并分析了这些精神提出的社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要使学生有效地采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学习,教师课前的“下水探究”就必不可少。教师“下水探究”指的是教师进行角色换位,亲自去当一回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等等。教师在课前进行“下水探究”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下水探究”点之一:操作方法是否得当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是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基本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怎样指导孩子避免一些影响探究活动质量的操作方法呢?教师课前的“下水探究”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研究《摆》时,我们在课前测试摆一分钟能摆多少次,发现几次测…  相似文献   

17.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灵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  相似文献   

18.
“一课成功,笑傲教坛”。多少教师因为一课成功而一举成名,“春风得意马蹄疾”,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教而优则仕;而又有多少教师因为一课“失利”而倍受冷落,从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为了上好公开课,多少教师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么,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19.
在2000年的语教学工作中,我采用了“周计划教学法”。我的做法是:在每周开始,明白地告诉学生,我们在这一周内共有多少语学习时间,教师准备讲什么,用多少时间;准备安排多少时间让同学们阅读;训练多少内容,什么时间完成;对本周的学习内容,教师用什么方法进行检查、评价。这样组织语教学,使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主支配时间,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活动相对减少,讲得精,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精讲节约的时间,让学生用来阅读一定数量的学作品,充实了基础,提高了他们的语水平。在教学中,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行的教法,下面我从四方面谈谈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懒人自有福。”可我就不这么认为。小时候,我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每次吃饭都要爸爸妈妈给我盛好,把碗筷摆到我面前,否则就绝食。十来岁了,我还是很懒,父母和亲戚都叫我“太婆”“皇帝娘娘”,其意是难侍候。当时我不感到羞耻,反而引以为荣。为了这懒呀,我不知挨了多少打,也不知挨了多少骂。有一次,我吃完晚饭以后,碗也不洗,作业也不做,脚也不洗,就打开电视看起动画片来了。由于我几天懒得洗脚,又不换洗鞋袜,那双臭脚的怪味把整个房间的空气都污染了,爸爸被臭气熏了出去。妈妈几乎要呕吐了,催我快去洗澡,我脱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