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今天的“以德治国”,追根溯源是对儒家“德治”思想中以民为本,立身惟正,举贤任能,教而后刑等积极合理因素的深刻借鉴和继承,包容了儒家“德治”智慧的深厚底蕴。“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在性质和内容、主体和目的、实施时的地位和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和不同。“以德治国”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新时期对国家管理机制进行理论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思想与传统“德治”思想从内容到实质都有着极大区别,是具有科学内涵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也是对“依法治国”的坚持和补充,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以德治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看权力道德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首先是要求权力阶层的道德资质,在权力道德的法律化方面,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义务性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使权力道德要求融于法律的规范形式,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赵炎  丛培波 《山东教育》2005,(11):36-37
2002年12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依法冶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德”冶思想是我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冶,强调的是道德感化。封建统冶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需要,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等同,使其具有了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应汲取其合理成分,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内容,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 ,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高校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实现以德治教尤为迫切和重要。一、“以德治国”与“以德治教”的关系“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以德治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把“以德治国”的方略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各部门以及每个公民身上 ,才会产生巨大的治国效应。1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基础。“以德治国”是靠人来实现的 ,而人则有道德高尚…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原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仍然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认真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德治”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古代,“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是儒家提出的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议中…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1世纪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它是对我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并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实施这一方略必须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德治党,以德治政,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文章即从中国古代和现代西方两个历史阶段对“法德并举”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理论渊源进行追溯和回眸 ,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德治”、“法治”思想和“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以及现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思想与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些治理模式和治国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重视精神文明的思想,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也是对儒家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是江泽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索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的源流及其基本内容,认为“为政以德”是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民为邦本”是德治思想的精华,惠民利民是实现德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确看待中国的德治传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它是对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重要发展。正确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有利于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   我们知道,江泽民同志很早就关注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和整理。李岚清同志倡导、罗国杰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传统道德》,得到了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并为此书专门题词。这说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他长期思考国家治理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治国方略,而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向历史学习,吸收前人一切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在国家治理方法上的重要主张,但在董仲舒以前,它基本上只是一种“思想”,是董仲舒将其全面完善并使之成为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他所竭力主张的“德治”思想主要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施“教化”、守“等级”、行“仁政”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某些思想和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最近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口号 ,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策划布局的又一重大治国方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延续 ,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前进的征途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特别是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儒家先贤很早就注意到“德治”的重要性 ,先秦儒家站在治国安民的立场上 ,把“为政以德”作为以德治国的中心思想。“为政以德”这一命题 ,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 :…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既是基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提出的重大治国方略,也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合理因素的批判性继承,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搞清楚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启示,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掌握当代中国实施“以德治国”的本质规定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朱熹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继承.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理论,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朱熹思想,联击实际,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以“仁”为思想核心,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对官德的论述也相当丰富,孔子在其官德思想中,把吏德、君德看作是统一整体,其官德思想为:为官以“仁”,为官以“德”,为官以“礼”,为官以“民”,为官以“克己修身”。这是我国古代“德治”的基本精神,这一思想在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中得到诠释,对当代为官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