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垂钓中,使用车竿的钓友会经常发生钓线缠绕在车竿上,特别是雨天或大雾天更容易发生。产生钓线缠竿的原因:一是车竿和钓线打湿后,钓线特别容易粘附在车竿上。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钓鱼》2011,(12):17-17
手竿钓具中,钓线是最不易控制的因素。钓线的选择和使用问题,在垂钓活动中绝非旁枝末节。钓鱼人不必清楚钓线是怎样生产的,可是必须懂得钓线的正确维护和使用。笔者研究并从事钓线工作多年,过去发表过不少关于钓线的文章,涉及钓线应用及理论的不少,  相似文献   

3.
垂钓中有不少小窍门,既简便又实用。下面介绍几种,感兴趣的钓友们不妨试试。钓竿方面:多节钓竿,特别是多节手竿,有时会卡节。假如在使用前对各节的接头部位用蜡涂抹一下,就不会出现这一情况了。手竿的竿尖顶端,套上一小段与竿尖粗细相等的塑料管子,并长出竿尖阶段1-2厘米,不仅能使线穗与竿尖连接得更牢固,并可避免钓线缠绕竿梢。钓线方面:捻股尼龙线使用前在鸡蛋清里浸泡数分钟,尔后晾干,再浸泡,再晾干,反复2-3次,能使线保持挺直,不易发生缠绕。钓钩方面:垂钓后的组合钩(爆炸钩),夹在吸水性能好的旧书本里,比装在塑…  相似文献   

4.
汪斋 《钓鱼》2005,(15):20-20
在使用漂钩垂钓时,浮标是必不可少的。浮标与钩线如何连接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达到固定牢靠,不会在提竿时往下滑移,又要便于调整,可以很方便地调整浮标与钓线的相对位置。笔者根据自已的实践和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种浮标与钓线的连结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10,(11):14-15
钩、竿、线、标、坠、饵等钓鱼的六种武器中,坠的讲究似乎不多。当我们梳理一下坠子在垂钓中的作用,便会惊奇地发现,坠子居然处在“一票否决”的地位。坠子在垂钓中大体有以下几个功用:参与抛投竿,使抛投方便;绷紧坠和浮标或竿尖之间的钓线,使鱼摄食后浮标、竿尖或手感能得到鱼讯:定位钩饵,使饵料不脱离鱼钩;  相似文献   

6.
郑少华 《钓鱼》2008,(24):22-23
钓线相互缠绕、线与钩缠绕、线与竿缠绕,是每一位钓鱼人面对现实的问题,特别是跟我一样使用矶竿采用悬坠法钓鱼的朋友。如何降低线竿钩相缠的概率,我结合自己垂钓实际,谈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关对策,抛砖引玉,望各位钓友指教。  相似文献   

7.
如何钓浮萍     
在浮萍中垂钓常采用长竿短线.钓法钓取鲫鱼等小型鱼;用手竿或海竿抛线钓法钓取鲤鱼、草鱼等大型鱼。在用长竿短线钓法钓漂提起移动钓竿,钓线能轻易地切开浮萍层,  相似文献   

8.
垂钓多年,在钩线系法与竿线连接方面摸索出几点做法,自认灵活方便,垂钓效果不错。其他钓友也觉得我开竿收线比较快,有的还加以效仿。现将我的做法介绍如下: 1.鱼竿与钓线、主线与脑线皆用卡子或转环连接,开竿、收竿、换线与更换鱼钩都较为方便迅速。  相似文献   

9.
伸缩手竿自从面市以来,受到广大钓鱼爱好者的青睐。但由于它到达钓点后要绑线挂钩才能垂钓,收钓后又要拆线脱钩,给垂钓带来一些麻烦。更有些垂钓者把钓线直接绑在末尾一节竿的竿尾,遇到大鱼时把绑线的那节竿拉脱,鱼跑竿去好不气恼。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不用拆线脱钩,钓线时时都随竿的绑线方法,即使遇到大鱼,除非线断,绝没有竿脱的现象发生。下面把这种方法介绍给钓友:  相似文献   

10.
读了《中国钓鱼》杂志总第25期陈新琛同志的《海竿与铅坠》及总第41期赵承模同志《海竿用哪种铅坠好》两文,很受启发。我在海竿垂钓中,空心死坠和空心活坠都曾使用过。正像陈、赵两文介绍的那样,空心死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钓线“弧垂”的影响,鱼吞钩后信息反应较快,表现在竿尖上是立即点动或低头。不足之处是提竿时间稍晚容易跑鱼。空心活坠虽然能解决提竿晚易  相似文献   

11.
手竿保险索     
手竿齐竿线钓法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但遇到5千克至一二十千克重的大鱼吃饵时,短短的几米钓线便难以应付,往往让钓友感到遗憾。近几年来我接触到用手竿垂钓与大鱼拔河的钓友有五六人,结局大都是折竿断线,谈起来无不叹气摇头。 为了让手竿垂钓在与大鱼的遭遇战中不再被动,我在手竿底部设计了保险索,模拟试验效果尚好,但至今没有与大鱼较量的缘分,现介绍给钟情  相似文献   

12.
钓竿选择。在河道使用抛竿垂钓鲫鱼不挂铃铛不挂浮漂。应选择软调竿,若钓竿过硬,当小鱼吸食饵钩时,会导致人口信号很难通过钓线传递到竿尖,或是信号非常微弱,造成竿尖不摆动或摆动很小,此时会无法很好地判断提竿时机。最好选择1.8米左右的竿。软调短抛竿具有使用方便,投竿灵活省力的优点,尤其在气温较低和鲫鱼较小时,软竿尖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应出鱼咬钩的动作。  相似文献   

13.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14.
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的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  相似文献   

15.
李寒停 《钓鱼》2004,(8):15-15
不论手竿或是海竿,在线组的最前端,一般细于主线的一段钓线或连接鱼钩与返捻环的一段短线称之为子线(也称脑线)。子线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鱼获量的多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得到一些体会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垂钓多年,观手竿垂钓者,多是将钓线直接拴固于竿尖。殊不知此法并不科学合理,弊端有三:1、上大鱼时易拔节(插接式手竿尤多发生,缩节手竿亦有所见)。2、玻璃钢竿与碳素竿,上大鱼或是鱼钩挂底后,由于用力扯拽,常导致“卡节”,无法退回。强行退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09,(11):20-21
我们从钓线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力学特征来看,尼龙丝作钓线目前还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在众多的化纤产品中,目前也只有尼龙材料的抗拉强度、透明度、柔软度和耐磨性能够兼顾的比较好。比尼龙拉力高的化纤长丝,可能在柔软度或耐磨性等方面比较差,或者是透明度不好。在手竿垂钓中,尼龙丝的弹性相对于鱼竿的弹性来说非常小(从数值看,相差10倍以上),所以手竿垂钓中,  相似文献   

18.
情系浏阳河     
家住长沙,工余有幸能无拘无束地垂钓于浏阳河。浏阳河钓鱼,夏季我最喜爱夜钓。夕阳西下之时出发,赶到钓点正好是暮色四合的时候。首先是赶紧将所带的一大把海竿一根根地等距离插好排开,圈定自己的垂钓领地。接着是上“梭梭板”,先将锡砣穿过钓线,然后将在家早已一块块锯好的一寸见方的糠饼块穿进钓线,再将四周边缘绑有钩子的硬币穿上,钓线在硬币的线眼处打一个结镇定,然后收线投竿。糠饼块飞落水底后,再慢慢紧线,看到竿尖点头一弹,线又软了,再紧一下线,看到线已绷直即可。因为落入水底的糠饼已翻边,硬币和上面的钩子已落在糠…  相似文献   

19.
小竿短线。春天鱼儿为觅食和繁殖后代,纷纷从深水区游向近岸边的草丛浅水区(浅滩)。垂钓时无须选择较长的手竿,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3.6—5.4米的中调或中软调手竿,配上直径0.128—0.165毫米,长约1.5-2.3米优质尼龙钓线。早春清晨气温仍较低,鲫鱼开口不大,吞饵不猛,线若是太长了往往造成提竿不及时,使应中钩之鱼脱钩逃掉。一般风线(浮漂以上到竿尖部分的钓线)留长50-60厘米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钓鱼》2007,(2):44-44
湖南钓友陈富春来信说:他在垂钓时跑了一条大鱼,特别怪。当时的情况是他见到漂黑即起竿,感到很重,他将钓线上提约50厘米,提不动了,鱼也不动,几秒钟之后,不见浪花不见冲撞,鱼拉着线向水中间游去,直到将竿尖拉入水中,随后钓线从竿尖处扯断。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但是这种不冲不撞的表现,判断不出是什么鱼,他请求钓友释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