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贵在积累,积累贵在多读书。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累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是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而阅读兴趣和习惯在于培养,在于激活。  相似文献   

2.
就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等,是现代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质。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状况、阅读习惯还存在很多偏差,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的分值通常在45分以上,抛开作文不说,古诗文在“积累应用”和“阅读”两个板块占比接近60%。它的重要程度,套用一句古话说,“得古诗文者得天下”。还有,古诗文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又密切相关,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意味着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重视古诗文阅读,对语文应考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如何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如何在复习应考阶段提高阅读效率?这是大多数同学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试着从三个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应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词语积累法     
在教材阅读中恰当地运用“词语积累法” ,是教师进行有效积累的一种重要操作方法。不仅如此 ,它还能让中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学会积累词语 ,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从丰富多彩的词语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效的词语积累法。1.“滚雪球”法。即像滚雪球一样 ,以一词为触点 ,“滚”出许多有关的词 ,将词的“雪球”越“滚”越大。如学习“恬静”一词 ,就可以让学生把过去学过的“平静”、“寂静”、“幽静”、“肃静”、“沉静”、“宁静”、“安静”、“镇静”、“娴静”等意义相连的一组词拿来比较 ,真正弄清其相…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要“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 ,“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下面想谈一谈自己对于“积累”的一些理解。一、要积累语言 ,更要积累生活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 ,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 ,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 ,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习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 汉语拼音:砸实基础知识;掌握拼音方法;注重实践运用。 汉字: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注重基础,灵活运用。 词语、句子:学习中积累;感悟中理解;实践中运用。 阅读: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灵活的阅读方法;独特的阅读体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习作:丰富材料和语言积累;注重对生活健康丰富的感受和独特深刻的认识;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综合训练:基础知识归类;积累梳理;回归课文;精品欣赏;阅读感悟;习作练笔。  相似文献   

8.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2):24-25
研究表明,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其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试想,一个从没住过医院、而且对与医院有关的概念没有一点了解的孩子,一旦阅读中碰到“医院”“住院”“挂水”“把脉”等词语,不管教者怎样讲解,他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间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阅读的联系,让他们凭借生活基础去感悟语言。一、凭借生活,感悟语言形象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既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又是培养小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极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从三年级开始 ,每一组课文后的“基础训练”或“积累与运用”中都列有“阅读”教学内容。要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在每组讲读课文中让学生学到一定的阅读方法 ,知道怎样去读书。现在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阅读和写作。在各种检测、考试中这两项的失分最多。讲台上的教师着急 ,讲台下几岁、…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积累——运用”的脱节问题是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问题。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阅读模式,进行学生的“阅读——积累——运用”整合性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学生平时的“碎片化”阅读所得进行整合运用是本文的主要探索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积累与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积累与阅读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知识积累不够重视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文本阅读能力。所以本文从分类式积累和情景启发式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有着这样的烦恼:学生喜爱文学作品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学生阅读面广而阅读能力低下。多少语文教师为解决这两个老大难的问题而费尽心思、苦苦探索而终未果。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语文课就是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阅读教学必须还给学生个性阅读、自我感悟的权利。阅读教学的本位性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古今语文教学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就古代而言,有“熏陶”和“感悟”;就现代而言,有“分析”和“训练”。“熏陶”“感悟”也好,“分析”“训练”也好,都各有其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长处。前者比较多地突现语文学习中积累的重要、品位体会的作用、渐进渐变的过程,这非常切  相似文献   

13.
“书使我们成为宇宙的主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强调了阅读和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勘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在质和量上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注重阅读与积累的有机结合,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厚重学生的语文积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许颖 《学子》2013,(12):37-3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可见,善于积累将会带来奇迹。积累是人生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语文教学上一个重要的目标。 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将会让自己的学习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同样,初中语文新教材从七年级上册一直到九年级下册,均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学习中“积累、背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唐彦怡 《教师》2019,(9):56-57
正所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通过“阅读、积累、联想、仿写”等几个环节,把课本作为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材料,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式写作教学,促使学生“乐于说,乐于写”。为此,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以期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对阅读的目标要求在“阅读与鉴赏”第三条目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个性化阅读。阅读的个体千差万别,阅读的体验必然有所不同。倡导个性化阅读,首先是对个体的尊重,其次指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读·交流·积累”阅读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位在学习课文语言上,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孟庆菊 《辽宁教育》2009,(12):37-37
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有着重要作用。正像语文课的多重功能一样,“抄”,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作了明确阐释:“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阅读古籍,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初步基础。”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多采用“串讲法”和“评点法”。这两种方法皆以老师讲授为主。我个人认为,欲迅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积累词汇,弄清语法积累词汇就是要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在句子中处于重要位置。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许龑 《考试周刊》2012,(81):34-35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在阅读初期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