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常被用作细胞生理、病理状态变化的标志,在白血病细胞的研究中已有应用。据Лапотников等报导细胞核DNA与核面积呈正比例关系。赵实诚等报导细胞核DNA与核面积呈正相关。张君蕙等研究发现细胞核平均光密度与核面积之间呈幂函数负相关。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白血病细胞核DNA、核面积与核平均光密度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火场发现的尸体,大致可分为自杀,意外,他人纵火,死后焚尸四类。鉴别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确定死亡性质是法医检验工作的关键所在。由于火灾现场,各种痕迹物证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毁,尸体检验成了关键所在。本文笔者通过一例死后焚尸的案例,分析探讨面对火灾现场尸体检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真桥 《内江科技》2006,27(7):125-125
本文从3例伤后死亡不同时间的腐败尸体(包括水中)的损伤局部,检出了纤维蛋白,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认为检出纤维蛋白对诊断生前伤,有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法医显微病理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2年广东省公安厅下发的《广东省公安机关处置非正常死亡尸体和未知名尸体工作规定》的要求,公安机关对未知名尸体解剖时,应当捺印尸体十指指纹、掌纹和足印(因尸体腐败而无法捺印的除外),并及时将指纹录入指纹识别系统进行查询。由于尸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冰冻,手脚会变得僵硬、皮肤皱缩,在捺印十指指纹过程中,很难提取到清晰的指纹。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一下如何利用照相方法提取未知名尸体十指指纹查找尸源确认身份。  相似文献   

5.
正死亡之旅当我们死了会发生什么?嗯,这取决于我们到底在哪里。一具被冷藏并装在棺材里的尸体,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被完全分解。但如果我们的尸体被搁置在荒郊野外,那么基本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在死后几分钟内,二氧化碳开始在我们的血液中积累,导致细胞爆裂,喷出大量的酶类,它们将消化我们的身体组织。半小时内,血液开始往身体最低点汇集,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变苍白。与此同时,体温慢慢下降,尸体变得僵  相似文献   

6.
捺印尸体十指指纹是尸体检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尸体指纹的捺印既是工作需要,又是对死者及死者家属的负责。特别是对于无名尸体,除通过DNA比对寻尸源方法外,往往通过指纹比对查找尸源也是常用的工作法。此外,通过捺印十指指纹比对,可以直接比中未破案件直接破案。只要尸体手指有表皮或真皮,技术人员不应轻易得出腐败严重不能捺印的结论。主要对尸体指纹的捺印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法医昆虫学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死亡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面对死亡,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远非征服与被征服,保护与被保护这么简单。事实上,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生于大地,最终也将归于泥土,在死亡面前,众生依旧平等。尸体与昆虫人死亡后,尸体组织蛋白在体内外细菌的共同作用下分解,同时释放出腐败气体。这些气体会吸引一些食腐昆虫前来定居产卵,某些敏感的蝇类甚至几分钟内就可赶到"死亡现场"。由于昆虫等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影响较大,所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     
大象为何要埋葬自己?许多动物在临近死亡时要走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把自身埋葬掉,这种做法最为著名的是大象,其他动物也有这样的行为,比如獾、大猩猩。对于这种现象,人类的一种解释是,动物有灵性,不愿因自己的离世而引起同伴的悲伤。这样的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近年来环境生态学和公共卫生学研究后的解释是,大象或其他动物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是为了减少在群体间传播病菌和疾病,因为即使用泥土浅浅地埋掉或遮盖住尸体,也可以极大地减少尸体的腐败和苍蝇传播疾病的机会。另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一些动物利用环境中的独特物质,在自己死后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13,(15):23-27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作者:玛丽!罗琦著王祖哲译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ISBN:9787535776402所属分类:图书>科普读物>人类故事《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  相似文献   

10.
在法医病理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很多运用分子病理学的基础性研究和相关的应用研究。此外,除了同一认定之外,分子病理学还有其他用途,如:确定死亡方式和死亡原因、确定死亡时间和血痕形成时间、组织确认、损伤时间推断、毒理遗传学等。有学者使用分子病理学技术诊断心律失常,并提出了分子解剖的概念。与临床研究不同,法医病理的主要对象还是尸体组织,尤其是腐败组织,或者甲醛浸泡的组织。也正因如此,法医学者不太可能依靠分子病理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尝试解决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埃及法老死后,尸体要被制作成木乃伊,再放到金字塔里永久保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关于木乃伊的制作方法,考古学家们仅仅知道,古埃及人要先取出尸体的内脏和大脑等组织,再往尸体内放入香料什么的,最后用布裹起来.在古埃及,尸体防腐是最下等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字记载留下来,因此木乃伊的具体制作方法已经失传,考古学家也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12.
老李 《知识窗》2001,(1):15
哥伦比亚是流传中的“镀金人“之乡.传说奇布恰酋长每逢大典或祭祀时,便全身涂上金粉乘筏前往瓜达维亚湖沐浴,部落臣民即向湖中抛掷金银饰物,故而湖底铺满金泥和金器.当时哥伦比亚的富人们死后,为防尸体腐烂并祈求死者升天,都以金器塞在死者内脏或置于尸体旁陪葬.……  相似文献   

13.
死者之书     
《亡灵书》又名“死者之书”。这部人类最早的诗歌汇编之一,不是写给活人看的,而是给人死后的灵魂看的。原来,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并不以现世为限,相信人死后,亡灵必须经过一段下界生活,经受种种考验,合格者才能重见阳光,进入天国,得到再生的机会。因此,古埃及人一方面十分重视尸体保存,死后用香料涂抹尸体,制成木乃伊,用麻布包好,放在古棺里;另一方面也很重视对人死后的生活指导,人们往往为死者准备好整套的读物,这就是《亡灵书》的由来。这样来说,《亡灵书》实际上是人们为死者准备在下界旅行的指南和备忘录。书中内容有对神的颂歌与对魔的咒…  相似文献   

14.
林支付  殷胜勇  葛霁光 《科技通报》2000,16(4):274-277,282
应用定量 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 ,分析测定用单纯冷冻法保存离体猫肾脏过程中肾脏细胞的胞浆、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细胞器内的 Ca2 浓度变化 ,并探索钙通道阻滞剂对这种变化的影响 .保存 36h及 72 h后 ,线粒体与胞浆中 Ca的峰背比极显著地提高 ,内质网、细胞核中 Ca颗粒减少 .添加 Verapamil后 ,保存过程中细胞器内 Ca2 无显著变化 .线粒体中的Ca峰背比与胞浆中的呈强的正相关 ,r=0 .990 .实验结果揭示 :保存过程中 ,Ca2 由 Ca库 (内质网等 )进入胞浆中 ,线粒体在胞浆 Ca2 浓度高时摄取 Ca2 ,而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该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云娟  刘家华 《科教文汇》2010,(33):106-106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趣简单的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只要有细胞核的生物都会含有DNA。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做相对简单的实验,能让学生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中感受实验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蒋兴礼 《内江科技》2004,25(5):55-55
精神病意外死亡的尸体,其致伤手段奇特,尤其是突发性精神病死者,由于生前没有明显的精神异常现象,往往是嫌疑凶杀和闹事的苗头。本文根据分析现场和尸体上的各种矛盾与现象。结合法医学检验,做出了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7.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所能能保存较长的时间。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  相似文献   

18.
胶粘剂是人造板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固体含量对胶粘荆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了解测量固体含量的试验京件对其结果的影响规律为胶粘剂固体舍量的测量作为参考依据.随着干燥时问的增加,固体含量呈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干燥时间对固体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胶粘剂的固体含量呈大幅度的下降趋势.温度对固体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在115℃-125℃之间,固体含量的变化很小,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0,(10):11-12
一个胚胎两个妈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人类受精卵之间的DNA移植,从而获得一个拥有3个人遗传物质的受精卵,其中包括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的细胞核DNA,以及另一名女性的线粒体DNA。研究人员先从一对夫妇捐赠的受精卵中取出细胞核,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用蝇蛆等昆虫无法测定尸体死亡时间,或许你可以试试另外一种新方法——检测取食尸体的微生物。昆虫取证在美剧《CSI犯罪现场》中,警方会时不时地找来昆虫专家,以协助他们破案并抓住凶手。这场景并不只出现在影视剧或小说里,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