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因此,估算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是数学计算时的快速运算、判断的需要;另一方面,估算形成的“数感”对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数量关系进行合情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算教学对于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估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大数目的粗略计算;对日常口算、笔算的验算;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量的简单推算。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数(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估算不仅应用于某些数字的运算、长度的测量,还应用于几何形状,物品的重量、体积,冷热程度等方面。估算并不是近似计算,它是表示对人们所要得到的理想结果给出尽量接近的值或量。估算通常是要判断结果在哪个数或量的附近,或者确定一个范围。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必备条件,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概念”教学是指小学阶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与“数”有关的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数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感悟中自主建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林峰 《考试周刊》2011,(35):86-86,23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小学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中,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求两个部分效的和”应用题的解法和“同样多”、“比一个数多几”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加深对已学的一些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加法意义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要抓好  相似文献   

6.
刘洁 《今日教育》2013,(12):64-65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推断。估算通常要判断结果在哪个数或量的附近,或在某个范围内。它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一把非常有用的“尺子”。和精算相比,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所谓估算,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为了先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的推断。从某种意义上说,估算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  相似文献   

8.
估算是对事物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粗略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日常生活、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很大的便利(如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等),对于学生数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并对估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第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六个,如让学生能结合  相似文献   

9.
段立庆 《青海教育》2008,(12):47-47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可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盲生也不例外,可以说估算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和精算相比,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很有意义.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2.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和精算相比,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很有意义。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江西教育》2014,(9):30-3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概念教学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而“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属于数论初步知识,是规定性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一、优化估算教学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意义 估算教学是"算法多样化"教学要求的普及,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估算是指对数量关系作出合理的推断,它是指在无法或者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测量时,为了有个大概的判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广泛运用于数字运算、数量估算、长度测量等方面,在预估几何形状、物品重量、体积和冷热程度等方面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桂芳 《江西教育》2003,(18):20-21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数感。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对“数感”作了如下的解释:充分了解数的意义;了解数与数间的多种关系;可以辨识数的大小;知道数运算的实际效果;能把数学知识与他们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很显然“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本身多年有关数的经验所发展起来的一套认知结构。小学生形成数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是形成数量推理的概念性基础。如何发展小学生的数感?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体现数从生活中来“新颖丰富的呈…  相似文献   

16.
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数(量)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测量,或为了先大概地判断、检验计算、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它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数感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它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大纲提出了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的教学要求 ,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估算技巧 ,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 ,不必进行精确计算 ,并会加以应用 ,特别是指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估算作为教学要求 ,在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掌握八种基本的估算方法 ,使之形成初步的估算能力。一、近似估算法就是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对事物的结果作出的大概估计。1 笔算时常用近似估算法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最高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和精算相比,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很有意义.所以&lt;数学课程标准&gt;提出要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9.
估算是学生计算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而是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课程标准中也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在各项能力测试中,估算能力的调查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对于学生的解决问题影响也不大,所以它的价值被许多教师淡化了。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从学习自然数到学习整数,再到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从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到学会运算;从学习式题计算到解应用题;从认识简单图形到计量其面积、体积……在这一系列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天不充满着数与数、数与形2间的“变”与“不变”的现象,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些现象和规律是小学数学思维的一个特征。抓住这一特征;对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变”与“不变”中的守旧性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加数、减数、因数、除数等可以千变万化。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使它们“变”中有“不变”,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