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代官德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紧密相联,它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与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考察官德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在前进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更多的错误.本文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领导干部道德(官德)的教育为内容,论述了中国当代官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静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5):30-36,43
官员的德行操守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关乎立国安民的大局。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官德,留下了丰富而成熟的官德思想。纵观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可以发现其对忠、公、廉、勤、学五个方面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官德思想有其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促使了一批清官廉吏的产生、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官德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重自律而轻约束、官德缺少现实的感召力、包含有不少权术等。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当今官德建设有一定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修身为本、德法并重、树立榜样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官德之价值意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德的产生依赖于官吏的产生。官德之流变具有从政个体官德发展的层递性、从政群体官德的主导性、社会形态官德发展的历史性及现代官德对传统官德的承继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德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树立领导权威、防止公权滥用、克服权利异化等方面尤其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我国官德教育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是为官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培养出优秀的干部队伍,关键就在于抓好官德教育。要把官德教育落到实处就要对官德教育作出伦理思考,找到官德教育的应然状态。我们要在明确官员的道德层次基础上通过加强廉政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公正廉洁的作风;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使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官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德"是为官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培养出优秀的干部队伍,关键就在于抓好官德教育。要把官德教育落到实处就要对官德教育作出伦理思考,找到官德教育的应然状态。我们要在明确官员的道德层次基础上通过加强廉政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公正廉洁的作风;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使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官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外官德建设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官德建设与其现代化建设进程是紧密相联的,它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的、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官德教育手段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基础等。我们总结国外官德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比较和借鉴促进我国官德建设,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当代中国从政道德内涵的重要源泉.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五点: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履职为公,不谋私利;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在着力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从政道德建设体系的当代背景之下,探讨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内涵,对丰富当代中国“官德”修养的内容、完善中国从政道德建设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官德”建设具有法律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儒家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维系民族统一和巩固封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官德建设。我们的事业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当前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官德”建设。加强“官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行教育改革和落实干部选拔制是基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官德规范体系是保障;健全制约权力的法规和相应的执法机构,对加强“官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官德失范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其主要表现是摈弃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执政活动中贪图私利和片面追求个人发展。匡正官德已经成为建设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官德建设,匡正失范官德不但需要依靠制度和监督的约束,而且需要运用政治信念的内化力量,通过官员的道德践履来弘扬共产党人的官德。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官德"建设具有法律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儒家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维系民族统一和巩固封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官德建设.我们的事业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当前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官德"建设.加强"官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行教育改革和落实干部选拔制是基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官德规范体系是保障;健全制约权力的法规和相应的执法机构,对加强"官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追寻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协和共存境界,而传统的“五伦”观点恰可给人以此方面的启示。该文通过梳理儒家“五伦”学说的发展史,辨析各伦的内在意义,向读者昭显了“五伦”说中所蕴涵的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积极的人际关系论。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for Christian religious education of the theory of moral virtues formulated by Thomas Aquinas and developed by the contemporary Neo-Thomists. Th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omistic virtue theory and presents cardinal virtues crucial for Thomistic ethics: prudence, justice, temperance and fortitude, as the reference points for moral education. This part also include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nal and theological virtues, 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ristian religious education also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logical virtues. The second part explores, through Thomistic theory, what factors con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on’s moral character (i.e. his/her moral virtues) and what those factors mean for supporting moral education within Christian religious education, initial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Polish school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ree issues: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for community members, introducing knowledge of moral virtues, and building a relationship with God.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既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提出的重大治国方略 ,也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合理因素的批判性继承 ,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搞清楚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启示 ,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 ,掌握当代中国实施“以德治国”的本质规定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中"将备五德"强调用将重"五德",即智、信、仁、勇、严也。若以古鉴今,以之作为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准则,将有助于为辅导员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对人才培养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往往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统美德的教育,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要改善这一状况,就一定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6.
Militaries that take a character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their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ut rely heavily on authority figures as subject matter experts to teach soldiers face two serious problems. First, soldiers improperly defer to their instructors and, as a result,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ral virtues taught in class. Second, instructors are in a poor position to motivate soldiers to develop character through the goal-oriented, measurable and supervised practice of specific virtues. These problems threaten character-based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ecause people must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the moral virtues to form good character.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several prominent moral philosophers, I propose that militaries can mitigate the problems of authority in mor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soldiers’ character development by incorporating an apprenticeship model which leverages the mutual trust that soldiers share with leaders and peers.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梳理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修身、齐家、处世、治国几个方面,将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梳理为20神精神,并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研究。作者认为这20种精神实质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的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具体规范,正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的研究型教师所要遵从的新"三从四德"中,"三从"指"从自我,从他人,从理论","四德"指"教育型品德,创造型品德,素质型品德,反思型品德"。  相似文献   

19.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封建时期女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四德”内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左传》中记载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贵族女性,从她们身上体现出“四德”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唐渡 《中国德育》2008,(3):45-47
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孟子观念与孔子一脉相承,并将其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系。汉代董仲舒在继承孟子“四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信德”,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框架。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美德,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