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荣芳 《成才之路》2010,(35):49-50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树立观点。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选择最佳教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树立观点。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选择最佳教法。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应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加强思维训练,促进知识迁移;理顺知识结构,掌握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部动力。教学实际中应深刻理解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从增加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做起,以生动形象的引入、努力做好实验、创设物理情境、选择合适的教法、利用信息反馈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陶冶 《天津教育》2004,(4):39-4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这些弊端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励教育的课堂“双五步”导学模式,就是我们从这一目的出发所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形成和具备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和应用物珲知识能力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乍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物理学科和课本中:直观有趣味性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齐淑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3):167+169-167,169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材中对学生学习物理中知识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物理的强烈求知欲望具有可持续性,以致于达到预期的物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A0):147-148
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从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及提高学生兴趣等方面对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孔子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如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潜心研究教材.探索教法.结合学生具体认识水平和教育内容.努力增加教学手段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物理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大地发挥自己的各种能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认为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需从以下几个方向人手。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从而实现最佳效益的课堂教学。设计开头要吸引每位学生注意力,引发问题,激发兴趣;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优化内容;而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启发思路,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搞好教学,不仅要重视教法,也要重视研究学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学习的起步,一方面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及物理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这两个方面的目的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更容易达到。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等,我们应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 要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探索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经过教学实践, 笔者对提纲教学法感受颇深。所谓“提纲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提纲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近几年,我依照此法组织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有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精心编写教学提纲。编写教学提纲,首先要统览教材,研究和吃透教材, 尤其要深入地准确地把握每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以每…  相似文献   

13.
黎明珠 《陕西教育》2007,(7):116-116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内容抽象、概括性强等特点,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时比较困难,而要教好物理、使学生学好物理,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激发学生对物理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地克服困难,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教学工作当中,把适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不断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倩 《华章》2012,(13)
该文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对这些课题展开研究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非常好把握.(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视野,选择物理学史作为学生课外研究的课题;(2)培养缜密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处理模型的基本能力,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选择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问题为研究课题;(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选择设计实验类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柯勇 《新课程研究》2009,(10):93-94
科学新课程倡导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现时发展和终身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因此.物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求教法;注重实验教学。加强自主教学。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认为“物理不难学、物理很有趣、物理很有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运用知识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扩展学生视野、掌握更多知识以及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运用追问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联想与运用已知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追问学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郑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特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积极主动掌握学习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游戏组织教学,增强学习情趣。教师要善于激...  相似文献   

18.
改进教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郭玉风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搞清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虑,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程序;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注意使他们养成...  相似文献   

19.
职高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与任务: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技能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首先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研究、设计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对职高物理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刘娜 《现代语文》2009,(6):92-92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