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比喻、比拟和借代是人们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语文的基本常识。但是笔者在最近研发的校本课程《妙语趣事话修辞》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极容易将比喻和比拟混为一谈,也难以准确区别借喻和借代。为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对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四)掌握修辞格之间的横向联系有些修辞在运用中容易混淆,使用时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如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反问与设问的区别,比喻与借代的区别,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等。掌握这些修辞格之间细微的区别,在运用中就更能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①比喻与比拟的区别。首先,二者相比,比喻是“以甲喻乙”,重点在“喻”,本体和喻体联系的依据是它们的相似点;比拟是“以甲当乙”,重点在“拟(仿照)”,它不在乎本体与拟体有何相似点、相关点。其次,二者构成的基础不同。比喻需以不同类的两事物的“相似点”为基础;比拟则根据需要直接把一事物拟…  相似文献   

5.
连永霞 《考试》2009,(2):63-63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其格式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和通感,其中的借喻、比喻极易与借代、比拟混淆。学生在运用时要加以区别、正确使用、才促使自己语言更多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例如: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班许多同学对修辞格中借代和借喻、比拟和比喻的区别总搞不清,请您给予答复。敬礼! 安徽桐城师范吴永胜吴永胜同学: 借喻和借代都属于材料方面的修辞格。借代同借喻有相同点,都是用另外的事物直接代替本体事物;不同点是,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性质上相似点或相合点,如:  相似文献   

8.
比拟引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证明了同比喻、借代一样,比拟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词义引申手段,阐明了比拟引申的规律,区分了比拟引申和比喻引申。与此同时,对比拟的性质、分类、范围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比喻与借代都是常用的修辞格,在使用时经常会发生识别不清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比喻与借代的内容,并澄清一些常出现的模糊认识。什么是比喻?比喻的特征是什么?思想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思想对象,就叫比喻。比喻辞格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11.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12.
在词的释义中,最容易混淆的是词的比喻义和借代义。比喻义和借代义都是词的引申义。分别是通过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而产生的。因此,要搞清比喻义和借代义的区别,首先要搞清比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在形式上有相同的地方,这就是它们隐去了本来所要叙述的事物,而用另一个事物来代替它,但是这两种替代的根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种修辞方法所赖以成立的客观基础是不同的。借喻的基础是“相似”而不是相关;借代的基础是“相关”而不是相似。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主要标准。借喻的特点是“以甲喻乙”,借代的特点是“以甲代乙”。借喻一般都能还原为明喻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聊天”成为一种时尚。许多短信大量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比拟、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成为现代汉语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4.
量词的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的辞格是指量词的超常搭配所形成的辞格 ,主要有比喻格、借代格、比拟格、拈连格、通感格、夸张格、反复格、层递格等  相似文献   

15.
汉语隐喻化命名常用大家熟悉的东西作始源域比附物,蕴含着人本精神,体现汉族人善用具象进行思维的特点,常灵活地使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借代和借喻的区别谈得很多,有的很有理论深度,但不如教给学生一种简易的辨别方法更实用些。我们知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某事的名称,而借用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一个比喻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即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代侧重相关性,侧重“代”,有人称  相似文献   

17.
简论量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的语法关系一般比较清晰明了,似无文采可言,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可使“呆头呆脑”的量词放射出熠熠光辉,成为灵动俊逸的绝纱好辞,从而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量词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比喻、描摹、比拟、夸张、借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宇 《考试》2010,(Z1):27-28
"有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可以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入手,提高写作水平。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生常用的则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感知狭义修辞也叫修辞格,指为使语句表达更具体生动而采取的修饰语言的手段。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研会上,一些同志为判断小学语文第七册《瀑布》一诗中出现的“白银”、“珍珠的屏”的修辞方法而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借喻,有的说是借代。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借代与借喻的区别何在,其区别有二: 第一,借喻是借与本体事物有某些相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本体事物,而借代则是借与本体事物有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