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句法、语用以及语篇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英语教学中开展目的语文化教学的四个方法,分别是增加有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克服社交语用错误;创建合理的文化语境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学生隐喻能力的增强有助于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从隐喻翻译的目标、指导理论、译文讲授、学生翻译实践及译文检测与评价等五方面进行具体的隐喻式翻译教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隐喻式翻译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隐喻认知能力及翻译能力,加速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过程,提高翻译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偏误是指由于对目的语掌握得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在学习某一语言结构时产生的偏误,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能够在教学中掌握主动,提前预知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在学习表比较的"有"字句时,在句法结构方面常常出现的偏误,找出偏误出现的原因,目的在于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句式在句法结构方面的特殊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二语习得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角色,帮助学生学会借助他人协助学习,进而进入一个凭借个人力量实现"内化"的学习提高。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更为完善的合作学习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设计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共同克服难题,切实把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和语言交际中来,从而实现开放式语言课堂。  相似文献   

5.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内化和训练将知识的积累向实践能力运用转变。本文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快速地提取语块并有效地将语块与句式句法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句子,以流畅、地道地输出语言,实现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母语负迁移,作为一种心理机制伴随着二语学习的始终,翻译实践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尤其在学生的汉英翻译中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译文质量及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从词汇的标记性差异出发,探讨了汉英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旨在对汉英翻译教学与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口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所犯的错误是教育者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理论为研究学习者外语学习错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比分析强调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来预测外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学,避免错误的发生.错误分析则注重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研究,认为错误的产生有其固定的规律,是学习者构建其目的语体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树立对语言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正确态度,并指导教师针对错误的类型、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认知特点对语言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遵循语言和认知关系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回译训练法是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从不同认知角度促进学生二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规教学和自然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两条不同路子。正规教学从语言知识入手 ,主要通过形式练习(如填空、句型转换、替换、背诵、翻译等 ) ,巩固语言知识并把它们转化为语言技能。自然教学通过向学生提供使用外语的情景和行动 ,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感 ,掌握外语。两种教学路子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一、正规教学正规教学对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要求较低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较易控制 ;适当利用语言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提高学习效率。但是 ,依靠语言知识进行的正规教学也有较多的问题。首先 ,大量…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包括语言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是基础,输出是补充。但在目前高职听力教学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了播放录音带的输入方式,削弱了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导致学生听力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说的特点,试图将这些理论融入到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探索听力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最终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增强学生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一、三年级309名学生和37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码转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均持肯定态度,但教师比学生更关注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对语码转换的赞成程度要高于学生;另外,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对语码转换要求较高,不同课程对语码转换的要求也有差异,其中语法和翻译课要求语码转换率最高,而听力和口语要求教师尽量不用语码转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不剥夺学生目标语输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本文论述了图式理论的起潦和基本概念,指出人们对阅读语篇的理解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本文通过阐述图式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证明了该理论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有指导意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和激活图式,扫除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之一 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对EFL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通过调查、访谈,论证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间的密切联系,阐述了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强调了提高教师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目的语文化和讲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改善目前学生交际技能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式,二者分别在同一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区分两种语式的意识,在语言实践中规范得体地使用;同时,也不能忽略两者的相互性,在学习中努力培养两种语式在不同交际情境的自由转换,做到灵活地掌握语言。本文对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相异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大学生书面语中口语化倾向的事实,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广大学生和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语篇写作是作者心理过程和具体写作行为相结合的产物.采用Oxford语言学习策略问卷对2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写作测试来评判他们的语篇写作水平,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语篇写作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方面有极显著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使用技巧而提高其语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英语语言教育中会有一些体现。比如,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及对语篇组织结构和语用规则的影响,角色与"权势"等社会因素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的影响,"合作原则"与面子对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的影响等。通过对英语语言教育中跨文化交际现象的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一些行为,启发教师更有目的地教学,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交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双语学习方法是否真的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以及如果第一语言确实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它以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观察分析法,对国外某一中文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学习中文的过程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这些学生而言中文虽然是他们的母语,但是出生并生活在一个英文作为主流语言的社会中,他们的英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中文水平。对他们来说中文学习就犹如二语学习一样。本文的研究表明,双语教学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确实能够通过使学习者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联系起来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因此,双语教学法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应该被推广。  相似文献   

18.
体育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采用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也在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恰当得体的非语言的表现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果。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归类为面部语、体态语和空间运动语。  相似文献   

19.
翻译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我语用能力的过程,是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和能力,灵活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语言是社交活动中的基本因素,要想交流顺畅,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语境与话语者的文化背景相关联,从理论和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外语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当前高校翻译教学实际,对翻译教学与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实用翻译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翻译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重要方面。高职学生实用翻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中需要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本文探讨了强调语言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翻译意识,和突出实践和实用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