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开展以油藏地质模型建立、动态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剩余气分布状况,明确调整方向和潜力,编制开发调整方案,提升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质体建模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三维地质模型是加强对地下地质认识并反思和创新地质勘探方法的一个新的主要技术。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以三维真实感图形的形式形象地表达地质构造的真实形态、特征以及三维空间物性参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利用储层地震学、沉积学及地质统计学克里金等方法,以Petrel建模软件为平台,利用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黄金带油田主力油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及储层属性模型等。将所建地质模型应用于数值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拟合结果表明所建地质模型真实的反映了研究区地质情况,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掘、井网调整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较比以往,信息技术在工程地质取得了很大应用,本文对三维地质模型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方向进行分析,分析了工程地质数据库的框架结构、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建设,归纳了地质工程数据库与三维地质模型之间的拓展关系,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增加我国工程地质行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工程地质勘查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龙涛 《内江科技》2011,32(2):51-51,76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增储上产越来越难,如何尽快发挥地质模型研究成果的价值,建设地质模型和地面设施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从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实现内容、技术路线、参考标准等几个方面对一体化系统的建设给予了明确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以水平井为主要方式进行开发的油田,直井井数少,井控程度低,水平井多未进行测井。这一状况导致地质研究过程中可用资料欠缺,进而制约了三维地质模型准确度。本文尝试从水平井随钻资料中挖掘更多的地质信息,将其利用到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建立更为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7.
张英利 《内江科技》2004,25(4):39-39,42
“两个重建”是指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重建复杂断块地质模型,重建油藏注采井网。重建复杂断块地质模型是通过区域断裂系统、区域构造单元划分,确定断块区的主要构造格局、构造单元;通过区域成藏规律研究,确定断块区各个构造单元的主力含油层系;通过加强储层研究,搞清构造、储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大比例尺、小间距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井身轨迹地质跟踪与调整方法主要有地质综合评价法、三维地震资料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法。地质综合法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该方法将实时获得的测点信息和测点处油层展布描绘到剖面上,对标志层钻遇情况、探顶、中靶和水平段钻探控制过程开展精细地质分析。三维地震资料法具有宏观性,实施过程中将实时钻井轨迹展到地震剖面上,分析井眼轨迹与储层展布的空间组合匹配关系,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对水平井井眼轨迹做出适当调整。三维地质模型法具有地质跟踪具有更清晰、更直观和定量的特征,该方法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通过标志层、靶点位置的综合判别以及水平段跟踪调整等实现地质跟踪。  相似文献   

9.
<正>五号桩油田桩89块沙二段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常用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筹信息,建立高精度构造模型;在测井解释资料的基础上,选用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储层尖灭线为边界,以岩相模型为控制条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最终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矿产勘察领域应用成因地质模型技术十分普遍,这种模型技术主要能够预测地质的实际情况,也是未来几年内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发展趋势。成因地质模型主要分析矿床的形成原因,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给开采技术提供合理的根据。为了加强学者们对四维空间的操作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矿产形成的相关原理,同时结合多种相关矿源的资料,不断探索,这样就能够为探查工作做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等高线树的构建不仅在地图综合中意义重大,在构建高质量的三维地质模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高线簇结构建立等高线树的方法,该方法顾及到正、负地貌等高线的分布,对于未闭合的等高线先预处理使之闭合,快速便捷的构建等高线树,确定等高线间的拓扑关系。最后,以河北某煤田实测等高线为实验数据,通过本文方法提取地性线并建立高质量的三维地质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沙溪铜矿为例,建立地表模型、巷道模型、地质模型。在三维模型构建成果上,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3.
宋胜男 《内江科技》2014,35(11):29-29
<正>胜利油田滩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完钻井少,资料获取难度大,给油田开发尤其是滩海新区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Petrel软件引进以来,我们依靠软件良好的一体化平台,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信息进行地质建模及储层预测,并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对油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指导复杂结构井的钻探,大大降低了滩海地区开发的风险。本文从地震解释、  相似文献   

14.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可有效帮助深入了解油藏特征,对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和管理,预测剩余油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油藏开发的重要工作。应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物性模型等三维非均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与数值模拟软件相结合。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随机建模技术可以建立不同类型油藏地质特点的模型,与数值模拟软件相结合,为稠油转换方式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了精度和效率,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在煤炭地质报告修编中的应用、三维地质模型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云计算在煤炭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的核心是剩余油评价,其前提是具体分析研究油藏地质特征,根据其沉积微相不同,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然后用克里格法求剩余油储量。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也反映了三维地质数据可视化设计的目标。可视化不仅可以显示三维地质数据的结果,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在不同模拟阶段检测地质解释是否准确、一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孟承旭 《内江科技》2013,34(1):150+16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地质可视化技术的一个热点,建立符合油藏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是油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及油藏评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以CSAMT为代表的可控源电磁法勘探已经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实际地形条件和地下异常体的复杂性,观测系统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地质模型分辨率、数据采集的质量、数据处理解释的工作量等。对观测系统的优化研究,不仅能够减少勘探任务量,而且能够压制噪声干扰、确保获取相对准确的地电信息。针对CSEM观测系统的优化问题,本文以2.5维CSEM高精度数值模拟为基础,定义了归一化函数,消除场源奇异性及复杂地表带来的影响,突出地下异常体的异常信息;设计二维地质模型,从收发距、观测点密度两方面,针对2.5维CSEM观测系统进行模拟,为具体勘探任务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是该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圆形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合适的地质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