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图书采购工作中,怎样才能避免重购呢?这关系到能否把有限的购书经费用在刀刃上,关系到图书馆的藏书质量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图书采购工作中曾利用全国统一书号编制“图书采购手册”来采购图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标准书号在全国施行,我又利用中国标准书号中的出版者号和书名号来编制更简便的“图书采购手册”,起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图书馆自清末成立以来,曾先后使用《四库法》、《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外图书馆统一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使图书馆藏书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也推动了读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87年实行中国标准书号后,又于1993年开始试行图书在版编目.不论是中国标准书号还是图书在版编目,对图书进行分类,所依据的都是《中图法》,其结果常常不相同.为什么相同的书依据同一部分类法,其结果会不相同,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近来我对200多种图书的中国标准书号与在版编目的分类进行比较(因为中国标准书号的类号只到基本大类,因而比较仅限于基本大类),发现基本大类相同的只占所比较的图书的50%,还有50%的图书同书不同类.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版编目”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就进行编目,即把该书的著录款目、分类号、主题及标准书号等直接印在图书的版权页上,同时印制目录卡片。这样出版时,书、卡就可同时发行。各图书馆在购进图书时就能得到印在书上的标准著录款目,也能及时购到统一印制的目录卡片。实行“在版编目”,可以尽快改变我国图书编目传统的、分散的、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尤其是使图书著录的标准化有了切实的保证,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的现代化与网络化。“在版编目”在英美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早己实现。我国图书馆界的同志们也迫切希  相似文献   

5.
在每本书的版权记录页与封底上都有一行标明“统一书号”的文字,这就是根据全国图书统一编号为每本书编的书号。统一编号是科学地管理图书的必要条件,它的作用在于提高出版、发行统计工作的质量,便于书店和图书馆分类陈列存放。统一编号由图书分类号、出版社代号、序号三部分组成。如《中国出版史概要》的书号为17088。  相似文献   

6.
当前图书馆界,正在探讨图书馆工作标准化问题,为了开展争鸣,贡献一得之见,下面仅就图书分类、编目工作标准化问题谈谈看法。一、图书分编工作标准化的必要性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标准化是指分类、编目的工作方法,技术设备等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范围内必须具备的,统一的要求和规格。它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分编工作的标准水平,它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遵照图书馆工作的固有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图书馆的方针任务,这就需要对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一、中小型图书馆(室)存在的主要问题1、业务建设方面:①分类法不统一,编目混乱,除少数工厂,中学图书馆(室)在图书分类上较为正规外,有相当部分馆(室)连分类法都没有,无章可循,自搞一套。一旦人员调动,分类工作就无法进行。至于图书著录更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著录标准,有的甚至连目录也没有,在期刊著录中存在问题更多。②藏书单一,没有特色。按照一般传统作法,工会图书馆(室)以收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为其特色。但在事实上往往限于文艺书籍,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王云五编纂出版的《万有文库》、《丛书集成》等大型现代丛书,以其低廉的价格、系统的图书收录和科学实用的分类编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近代图书馆早期建设经费支绌、管理人才缺乏和难以罗致大量图书等问题。既提升了图书馆藏书的规模和质量,又扩大了图书馆的数量,建立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根基,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图书编目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往往使编目工作者无所适从。譬如在自己图书馆里究竟应该编制哪些目录?採取那一种形式好?著录的内容和方式怎样才合适?在目前发表的文章里很有些分歧意见,没有一个准则可据。此外,在批判了"图书目录必须详尽无遗的资产阶级观点"以后,曾经明确了图书目录必须有选择地反映藏书,但是现在提出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任务,又须充分地提供图书资料,这两者的矛盾如何统一?以及为科学研究服务,在图书馆目录中应如何体现等等。这些问题会使从事图书编目工作的人会感到徬徨。解  相似文献   

10.
目录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图书馆藏书情况,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为科学研究服务等必不可少的工具。多年来,图书馆的目录工作有很大发展。尤其从全国铅印卡片发行以来,目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它统一分类,统一著著录,加强了内容提要,不但减轻了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分类、编目、打字、印卡等一系列负担,提高了目录质量,还为图书馆编制各种专题目录,联合目录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2):133-136
批驳分类法、分类号不统一和书次号不需统一的不恰当观点;指出标准化书次号的推广价值不在于统一分类检索与实现资源共享。从高校图书馆合并、整合文献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因书次号不同,难以组织藏书排架体系的尴尬局面以及从社会化编目飞速发展的角度出发,阐明书次号标准化有利于统一各馆分类排架标识,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我省县、市图书馆馆长讲习班子去年11月10日至26在佛山市举办。参加学习的有县、市图书馆的正、副馆长、负责人和部分业务骨干共77人,设置的课程有《中国书史》、《图书馆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编目工作》、《期刊处理》、《读者工作》、《工具书使用》、《业务辅导工作》、《我国图书馆事业现状与趋向》等,采取讲课、讨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省中山图书馆的有关人员担任讲授与组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它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图书馆工作的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图书的科学管理和图书的社会利用,这两方面互为统一、互为依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必须以图书的社会利用为出发点并表现于整个过程和归宿,而图书的社会利用则是检验图书科学管理效果的客观依据.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表现在图书馆工作各个环节的自身规律性,如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分类编目、目录组织等都按科学原则构成体系,并有独特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规章制度等.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同志必须了  相似文献   

14.
跨行业编目共享是图书编目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出版社、书商、图书馆对图书的分别编目导致了编目工作重复,造成了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浪费。因此,出版社、书商、图书馆及用户应协力共建全国性跨行业书目数据网,各司其职,按统一的编目标准或数据兼容格式逐步完善、补充书目数据。  相似文献   

15.
现在图书封底印的统一书号只分到十七大类,这对多数书店尚够用,而对多数图书馆不够用。因为图书馆保管图书,一般要分到二级类甚至三级类。为此,多数图书馆都要设人对图书重新分类。搞图书分类的人都得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如果每个出版社一开始就把统一书号里的分类分得稍为细一点、准一点,比如分到三级类,而仍保留一级、二级类标志。使用部门就可以根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为了提高基层单位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适应图书馆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需要,哈尔滨市道外区图书馆网委员会于今年一月份举办了基层图书馆(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本区的工厂企业、中学、街道文化站的图书馆(室)工作人员三十八名。学习的方法是讲课、讨论与实习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内容有图书馆的性质、方针和任务;藏书建设与藏书组织;图书分类知识;图书编目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校联采统编中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联合统编,就是在一个区域或系统范围内,由一个业务能力和工作条件较好的图书馆承担统一采购,并按统一的编目规则及分类法与词表对图书文献进行编目的工作方式。通过这种工作方式,相同的工序被集中在一起,同一种书只被编目一次,使各成员馆分散重复的工作变为中心统一的采编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各馆的采编质量,使编目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为联机编目铺平了道路。1 联采统编中心的建立在我国,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社会化,一直是图书馆界努力的方向。50年代末,北京图书馆联合中科院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按中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图书剔除已成为图书馆界,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专业图书馆来说,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藏书代谢势在必行1、藏书代谢符合图书馆发展规律鉴于当前世界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之加快了知识的老化速度。科研单位图书馆一般不承担保存文化遗产的任务,又或多或少部藏有呆滞图书,每年又都要补藏最新书刊,所以,藏书剔除显然是顺理成章和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2、除旧更新符合科学办馆要搞好图书馆工作,必须讲求经济效果。若只进不出,滞书不剔,势必造成书库紧张,藏书积压,影响流通,加重管理负担等问题,因此,除旧更新是完全符合科学办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现有公共图书馆1,376个,藏书18,605,720册,按人口平均每人0.2236册。其中最大的为国立国会图书馆,1955年包括31个馆,藏书4,398,145册,阅览人次数742,944人次,1,521,616册,外借164,926册。大学图书馆及其所属研究所图书馆269个。一般研究所图书馆356个。这些图书馆在日本的科学研究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战后日本在图书馆学、目录学这门科学上有了新的发展。被称为战后日本图书馆界的标准规矩的三大规则——日本十进分类法(N·D·C·)、日本目录规则(N·C·R·)、日本标题表(N·S·H·),都先后修订完毕并被广泛地使用起来。它们为全国统一分类、编目和编制全国出版总目录等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在战后并刊行了有关图书、图  相似文献   

20.
书号是印在图书版权页上作为分配给每一个出版社出版的每一种图书的标识代码。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出版单位是不使用书号的,1956年,当时的文化部颁布了使用“全国统一书号”的规定,我国出版单位开始使用由“分类——种次号”组成的“全国统一书号”。分类沿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现改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种次号由出版社代号和出版的图书流水编号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