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晕轮”又称“田县”或“月星”,它是宇宙间的一种自然现象。“晕轮”效应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晕轮”效应广泛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并有着极其微妙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晕轮”效应对体育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晕轮”效应有三个主要特性:定势性,迁移性和遮掩性。在体育课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及关系中都有这三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2.
基于价值效应的相关理论,结合健美操明星的社会属性,深入探讨健美操明星的价值效应,其价值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注意力经济效应、晕轮效应、契合度优势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当前明星价值市场开发的运行规律,提出了我国健美操明星价值效应开发的设想,第一,构架企业与健美操明星桥梁,促成注意力经济效应链产生;第二,充分挖掘健美操明星的晕轮效应,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第三,规范健美操明星管理市场,有效带动健美操明星契合度优势效应;第四,充分发挥健美操明星的首因和近因效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古希腊竞技价值观的问题上,“橄榄枝荣誉”的“晕轮效应”使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非功利性”观点则是鲜明的典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史料为基本依据,在反思古希腊竞技“非功利性”观点的同时,提出要正确把握“古奥运会”与“古希腊竞技”两个不同的概念;辩证地看待古希腊竞技的荣誉与“利”;通过多维的文化视角洞悉古希腊竞技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由中、外两个著名的"以貌取人"的事例,揭示出了蕴含于其中的"晕轮效应"理论;之后阐述了该理论的定义并列出了其主要特征;最后结合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知人、择才、用才等方面应该注意防止"以貌取人"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必须防止"晕轮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消极影响,从而切实保证人力资源上最优化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形态.人际关系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基础.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的失调而造成的,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合理与和谐,应当是互相容忍和容纳,应当是相互尊重和礼仪相待式的人际关系.这样,再加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的其他因素,就构成了体育教学的整体性,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人际关系是不尽人意的.教学中发生的一重要方面出了“故障”,使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受阻”,甚至出现“顶牛”、“打嘴官司”和某些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评价幼儿往往容易出现误差心理,常见的有晕轮效应、逻辑误差、刻板印象、情绪效应、附和权威的心理、求全心理等。本文从正确的儿童观、科学的评价观两个理论支点出发,提出教师消除这些误差心理、学会正确评价幼儿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析人性定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值得定律、刺猬效应、破窗效应、青蛙效应、波特法则、晕轮效应、墨菲定律、二八定律、鲶鱼效应和共生效应等经典管理定律在旅游理论、实践研究中的应用,力求为我国的旅游研究、实践工作添砖加瓦,从而达到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宗教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要从现实和潜在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由于宗教在美国的多元化、政教分离制度、民众多渠道的政治意见表达方式、宗教团体的游说范围和能力有限使得宗教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现实影响力极小。而另一方面,由于"循环证实"、"投射倾向"和"刻板印象"等"晕轮效应",宗教仍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晕论效应是对客观事物以偏概全的认识和判断,它的结果可能是放大了事物好的方面,也可能是放大了事物不好的方面,事实上这种心理效应本身是一种思维惯性。研究这种心理效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困境和利用,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客观评价民办高等教育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认知、需要和心理预期、晕轮效应等方面进行阐述,对民办高校目前的情况和评价作了分析,希望社会各界对民办高等教育多一份鼓励和扶持,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本文从“踏轮效应”和“恩格尔曲线”方面作了一定阐述,并提出有必要对农业予以政策上的适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审美价值,研究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仅从师生关系和学生同侪关系——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审美价值,师生对人际关系的审美经验、人际关系与教学艺术的关系和美育功能,并以此论述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和技术课的沟通特点,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师生人际关系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密切师生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时代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质量,指导学生成长和成才,许多高校都全面地实行起了班导师制度。班导师是指高校中融思想高度、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人生阅历为一体的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帮助班导师在管理班级工作和教育教学中提高效率、增强效果、游刃有余。本文主要从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角度出发,基于对高校广泛师生科学普遍的调查,探讨高校班导师这一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特殊位置关系的对象,及如何提升其人格魅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程序进行优化设计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教学法”优化了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并能及时反馈教学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整体效应,使教授环节和学习环节相对应、相沟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完善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教学过程与结果都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也是教学获取高效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际关系“功利化”、“冷漠化”等“异化”现象是市场经济、城市化、工业化等多种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它是一种“社会疾病”,其本质是人际关系中缺少“情感”成分。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联系我国人际关系的实情,运用文献法阐释了人际关系“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功利化与冷漠化。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以国内外体育功能的实证材料和相关学者的理论观点为基础,逻辑地推演出全民健身运动在培养人们情感--道德感、美感方面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作为大学生离校前"最后一课",标志着毕业生面临新的人生转折点和新的起点。2018年部分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充分运用网络流行语使其发言更加精彩夺目。网络流行语具有时效性、多产性、广泛性、附加性等特点。而传统大学校长毕业典礼演讲缺陷背后反映了刻板效应和啤酒效应。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长毕业之词中的润滑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位差效应──拉近与学生距离;第二,阿尔巴德效应──满足学生需求;第三,晕轮效应──打破学生偏见。  相似文献   

19.
伦理观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是协调人际关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良风气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当代青少年普遍缺失正确的伦理观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加强对青少年“仁爱观”、“孝悌观”、“义利观”、“诚信观”、“责任观”等伦理观的培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话轮沉默是会话语篇中常见的现象,有丰富且深刻的含意.其意义产生于它所依赖的话轮及其会话含意。文章以“现场采访”语篇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对象.结合日常会话沉默的理论体系来研究“现场采访”过程中出现的沉默。在此基础上,利用关联理论及认知语境来探讨沉默在这种特殊语境下丰富含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使得访谈话语更加自然.旨在提高现场采访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