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已成为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8,(1):10-10
"同步式"跟进就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时,地方媒体通过调动本地新闻资源,就同一事件同时进行关注的一种报道方式。这是  相似文献   

3.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政治生活的大事,甚至吸引了大大超过全体代表人数的记者参会’,面对激烈且公开的新闻竞争,各路媒体纷纷展示近几年时兴的媒体技术和报道理念,从微博、微信、秒拍到可穿戴设备,从专题报道、大数据报道到全媒体多终端报道不一而足,可谓新闻的奇观。这种集中的展示,也为我们探讨新媒体新闻报道,尤其是政治新闻的报道形态演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和形式愈加多元,因  相似文献   

5.
张哲 《军事记者》2014,(8):32-33
搞好多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竞争力。新闻策划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过程,是由报道对象和报道主体的质态、形态和时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报道体系,应注意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7.0级地震,其危害及影响远不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却在发生之后占用了大量媒体资源,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过度报道"的探讨。"过度报道"是否有违新闻真实,本文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介入式报道介入式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近年来为媒体所广泛采用。介入式报道与常规性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采取不同态度和处置方法。常规性报道的报道者通常作为"旁观者",以消息、通讯、图片等新闻样式为受众陈述新闻事实,或以评论、编者按等形式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策划已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各类新闻媒体所普遍采用。其中,主题新闻策划作为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形式,不仅有利于对新闻题材的最大挖掘与最佳配置,更有利于实现媒体资源的统筹调度与优化配置。近年来,金华晚报每年都会对一些重要的战役性报道,因地制宜地做好新闻策划,使报道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同源新闻”,是指多家媒体的多名记者面对同一新闻资源(比如会议、事件、人物等)进行采访所产生的新闻。如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成了对新闻资源的竞争,作为新闻记者,碰到同源新闻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碰到重大事件,可能会有上百名记者聚集报道现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同样的新闻资源,媒体很容易出现相同或相近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反复报道是指对同类新闻事实多次重复的报道,一般认为,这是新闻媒介主体出于某种宣传动机采用的一种灌输性的报道方式。(1)一方面,这种报道形式由于其重复性强、覆盖面大,被承担着宣传职能的国内媒体广泛使用,同时也因为其传播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与新闻追求的"新鲜"存在矛盾而受到专业新闻理论的排斥。  相似文献   

12.
深度VS速度     
潘伟 《新闻爱好者》2007,(12):21-21
我们今天谈到的深度和速度,不是竞技体育中的比赛项目,而是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动态新闻在对同一新闻主题的报道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我们知道,在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动态新闻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有着其他媒体以及其他报道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在媒体栏目竞争激烈的今天,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深度报道如何在新闻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了电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要求。我们的广播新闻,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现场同步报道形式,以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让听众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网络媒体、触屏媒体的迅猛发展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电视媒体"今天的新闻今天报"的原则显然已不适用,于是不少媒体提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借助声音、图像兼备的特点,现场直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所谓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让受众即时了解战事的最新动态.通过直播,央视依靠丰富的资源,报道了主流信息,吸引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影响了社会舆论.同样,地方电视台也应该通过新闻直播在当地树立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媒体中比较流行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颇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预测性报道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加剧,预测性报道受到媒体的日益重视。所谓预测性报道,就是对某些能够引起读者关心的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或新闻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李登清 《新闻前哨》2004,(12):52-53
会议新闻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形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媒体的联播类新闻栏目中,会议新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不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长、呆、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也是电视新闻界当前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控制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勇 《新闻记者》2015,(1):44-49
本文通过对"女干部骂保安"相关报道的分析,提出媒体的报道逻辑应警惕"因果关联"的陷阱,新闻叙述应超越"标签化"思维。对于现时代的新闻人而言,只有全面理解了新闻工作的"建构性"与"创造性",才能在结构新闻、叙述新闻时,保持一份冷静与节制;只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和事物的复杂性,才能在判断新闻的意义与建构关联时,保持一份理性与专业。  相似文献   

20.
帕克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类型,其功能在于"促使人们讨论"。沿着这一知识社会学视角来考察网络时代报道庭审的新闻实践发现,虽然传统媒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受到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冲击和稀释,但整体的新闻实践却丰富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人们因网络技术摆脱时空束缚得以更多地参与到可视的公共交往中去,而网络时代下的庭审报道正逐渐趋向于以核实事实、阐释事实、探讨多元议题、反思新闻生产等实践积极促成公共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