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  相似文献   

2.
史朝兵 《新疆教育》2012,(21):195-19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本色语文,就是还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语文回到传统的路子上来,不再为花样所烦恼,不再为人文性、工具性而伤神,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5.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谠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认为,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训练时既注重听、说、读、  相似文献   

6.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本应找到更准确的定位。可时下有的语文课上又出现了“假主体行为”,造成了课堂表面的热闹,偏离文本,架空分析,忽视“双基”,课堂环节求新求异,却失去了语文课应有本色的不良倾向。语文教学的归属到底是什么?杨再隋教授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司空图在《诗品》中曾道:“生气远出,妙造自然。”苏轼也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渐渐掸去浮尘,揩去胭脂,直指语文之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先生主张并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杨再隋先生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就是教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怎样将这多重目标落实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浸润、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课。语文贵在平淡、简单、扎实、轻松,这样的语文才是本真语文。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踏入语言世界,迈进文字沃野,摒弃形式上的花花架子,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的美好意境。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作出论断:语文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拟以《月光曲》一文为例,刍议在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2.
刘国军 《辽宁教育》2014,(10):52-53
杨再隋教授曾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语文课既要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还要进行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塑造。所以,不要说一般的青年教师难以驾驭语文课,就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觉得语文难教。许多专家、学者呼吁语文教学倡简,提出各种为语文教学瘦身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改以来,我常常思考:人们都说自然才是美的,那么,语文的自然本色是什么?杨再隋教授的解释简明而准确,他说: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明白了语文课的内涵和真谛,我想我们就可以掠去表面的浮华,抛开不必要的喧嚣,减少支离破碎的分析,让语文课返璞归真。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总结了让语文课返璞归真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改以来,我常常思考:人们都说自然才是美的,那么,语文的自然本色是什么?杨再隋教授的解释简明而准确,他说: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什么?著名教授杨再隋是这样说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规律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人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用“文字”传递信息,语文与社会和生活形影不离,更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将言语转化为语言的过程,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让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生活之中到处是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因此,教学中应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历经如下"三境界":一、第一种境界:体现语文课之"三特点"语文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语文教学必然要体现语文的本色、体现其学科特点,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初境界。第一,以"读"为重,体现学科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强调让学生"多读",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说到底是人从言语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言语能力。以“言语”为本位的语文课程,则意味着“语文课”是教人学习言语(交际)的课,语文课的对象是动态的语言运用(听、读、说、写),即现实的言语交际和言语行为,语文教学的重心必须向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偏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而不管是学习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必须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