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没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自主创新、解决实际的能力于潜移默化中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差,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俊清 《考试周刊》2009,(35):78-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自主创新、解决实际的能力于潜移默化中增长。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应用。在火热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我留心一些生活化教学,发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  相似文献   

12.
张华 《考试周刊》2010,(22):92-92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钾数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并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经过数学教学活动,得到一些亲身体验。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体验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应用。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而数学知识又为学生的生活提炼了经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在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连,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与数学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  相似文献   

19.
张克娟 《学周刊C版》2010,(7):149-1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那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