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适应、协调、促进发展.即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即教学。什么是“和谐教学”呢?教师以“和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的发展”.即是“和谐教学”。  相似文献   

2.
王晋 《教书育人》2008,(1):14-14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双向传递的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同时,语文教学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和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美的佳境,无疑会增强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文红 《小学生》2011,(2):47-47
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取决于与学生交往的和谐与否,与学生和谐相处,毋庸置疑是老师关键的教学活动之一。教学的完成需有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为了更好促进教师的“教”,为了更好发展学生的“学”,做好师生和谐关系是必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李骏 《考试周刊》2013,(84):42-42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课程教育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传递过程中,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学质量的好差。同时,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更是一个极具审美色彩的生成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则定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立彬 《职业技术》2007,(4):132-132
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当今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课堂教学的和谐是指学校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效因素之间的和谐,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必须使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6.
徐卫娟 《时代教育》2007,(8Z):99-99
如何让“预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共舞?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一个已获得全球化共识的主题词,它强调保持事物的最佳状态。正如人们常说的:“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新课标要求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着力打造充满情趣、智慧、活力的和谐课堂,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践行和谐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应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基本理念也重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学的和谐.和谐的教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么令人憧憬的教学境界。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的和谐。笔者将教学中发掘、创造、发挥和谐语文新元素的一些有益尝试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课堂”,这是新课改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有了“和谐课堂”.学生就会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就会将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就会逐步地明是非、懂道理、守纪律: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方面,它们相互信赖才能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统一整体,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对立,两两构成矛盾,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动力。“和谐”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合理组合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并使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则会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银英 《生活教育》2014,(10):42-43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必须审视教学资源,弹性地设计教学,落实“预设”和“生成”和谐兼容,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课堂的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构建和谐课堂,无疑是和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亲和、自由、参与、激活、延展应该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五个基本要素。在教学中,只有牢牢抓住这五个要素,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合作交流,呈现出良好的课堂生态和课程文化,才能最大限度深化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殷淑君 《考试周刊》2011,(90):60-60
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力求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研型”的高中语文教师和“自主型”的高中学生的和谐结合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趋势。这和谐结合是符合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精神,是这两者知识层级、能力层级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遵循教学规律进行创造性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教育活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旨所在。本文试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双主”和谐发展因素,提高教学效率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基本描述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结构 1.第一个“3”,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具体见后文)。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核心理念。全球化时代的核心理念应是‘共生’;只有共生才有世界的和谐”。教育作为社会化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需要及生存方式,必须积极回应社会现实,因而,要使“共生”和“和谐”理念真正确立,就应重新反思教育教学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弹性地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新现象,在精神世界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和融合,并由共识走向共生,由融合走向融通,这样才能使个体从精神的深层体悟“共生”与“和谐”的真实蕴意,进而确立“共生”与“和谐”的理念,而这体现为根植于教学核心元素——师、生和文本之间对真理的无限追问、反思的视域融合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把握?笔者以为以下这七个关键词值得语文教师参照和借鉴。 第一个关键词:和谐 提出“和谐”这个关键词,不要理解为是在追求“时髦”,只是就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确有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