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与代数”领域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比较”、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七单元“加减法(二)”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一、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基于儿童数数的生活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到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数的认识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数数。未入学的儿童也会数1、2、3……但他…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应用题教学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图画应用题(从“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开始到“11~20各数的认识”)。2.过渡阶段———表格式应用题(从“9加几”开始到“8加几”)。3.正式教学阶段———文字应用题(在“8加几”的最后。只限于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这三个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和第四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的教材中。现简要分述如下:一、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  相似文献   

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数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以便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案例一:师:请同桌两人把你们的小棒混在一起,一人数出100根小棒,另一个看他嘴里数的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是否一致。开始。(同桌同学开始合作数数,我也开始了行间巡视,但却发现由于学生准…  相似文献   

4.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使之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教学重点:数位和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数数29——30、38——40……99——100等处的数法。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意义. (4)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至2页,练习册第1页。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计数单位“百”。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百以内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教具学具:磁性板,100根小棒,小棒图。  相似文献   

7.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本册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购物(认识元、角、分)。教学100以内数(第一单元)的组成,要让学生经历数一数的过程。例如,第2页的“数铅笔”可以让学生独立的数,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数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每一种数法都有它的合理性,各种不同的数法,更能丰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内涵。如2支2支地数,50个2是100,5支5支地数,10支10支地数10个十是100。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已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高晓亭 《学周刊C版》2011,(5):102-10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系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55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将来学习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重要基础。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估算,初步养成估算习惯。学生需要达到快速准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初步养成估算的习惯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解读1.教材内容“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数铅笔、数豆子、动物餐厅、小小养殖场等四个小节构成。通过数铅笔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通过数豆子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通过动物餐厅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小小养殖场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记住个位、十位、百位的位置、顺序及相邻数位间的进率;(2)记住读数、写数都须从高位开始;(3)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记住1元=10角、1角=10分。 2.领会目标。(1)领会个位和十位的意义,理解一个数字在个位和十位上所表示的不同数值,从而初步领会其位置值概念;(2)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3.简单应用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第一册(人教版)重点单元教材分析五原县第一小学杨丽君本册教材的内容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五个单元。本册教材的重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数与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现行《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共安排8个单元,其中“数与计算”领域占5个,分别是: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在新课程理念下,重新审视、探讨这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很有必要。一、教材解读(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郾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乘、…  相似文献   

13.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既是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使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能力目标:体会数数方法的多样性;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数100以…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数与代数方面有认识质量单位“吨”和时间单位“秒”、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②空间与图形方面有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四边形;③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④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有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上述内容中,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四边形是教学的重点;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长(正)方形周长的实际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相似文献   

16.
课题: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0—41页“8的认识”教材简析: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教学认数字、写数字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中采取了认数和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8的认识”是在教学0-7各数的认识和7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8的认识”的方法和思路与“7的认识”相同,只是8的组成和写法难度较前增大。本节课的重点是8的意义、组成和写法,8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技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2使…  相似文献   

1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 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20以内的加减法,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计算和应用题。 计算分为口算和笔算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讲口算,主要包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二单元讲笔算,主要包括,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应用题是穿插在计算中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给简单应用题提问题、补条件,自编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1.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和计数单位“一”、“十”。 2.记住读数、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3.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元,记住l元二10角;l角=10分。 (二)理解 l,理解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理解数位和位数的含义。 3.理解多和少的意义。 4.理解货币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三)掌握 1.掌握一个一个地或十个十个地数出100以内的数。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会进行简单的货币单位的化聚,能进行以元、角、分为单位的加、减法。 又 (四)智能…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第二册课本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基础知识教学方面:①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和分解(几十几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由几个十组成,百由十个十组成)。②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③知道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初步建立数位(个位、十他、百位)概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分析《小兔请客》选自北师大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课。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兔请客"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由于这节课是加与减的第一课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计算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