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嘉祥县获得引进推广超大穗小麦(84+79-3-1)新品种成功,亩产达500公斤左右,且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今年,这个县将此项成果作为创高产新品种,并做好技术和服务准备,将在全县大面积种植。 该品种除具有穗大粒多的特点外,还具有高抗倒伏、抗病害能力极强,综合性状好,丰产框架优良,粗蛋白、赖氨酸含量均高于普通小麦,适应高肥水种植,产量潜力在800公斤。  相似文献   

2.
郭青云  金萍 《青海科技》2004,11(3):27-30
经过2年2点试验,结果表明:用60.75%异丙隆·苯磺隆WP1500~1800g/hm2,对水30L,于小麦3~5叶期喷施,防除野燕麦效果达80%以上,阔叶杂草效果在95%左右,防除野燕麦效果好于对照药异丙隆、防除阔叶杂草效果好于巨星。对小麦安全,除草后小麦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 一、生物技术在蔬菜产业上发展潜力巨大 大家知道,用常规方法培育一个作物新品种需要8年以上周期,投资大、效益低。而利用生物技术育种投资少、时间可缩短一半多,效益可增加30—50%。比常规繁殖可多万倍或10万倍以上。脱毒后马铃薯产量提高50%以上;脱毒大蒜能增产20—5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齐河县科委从山西临猗县引进了一个高产简化栽培棉花新品种——俗称“懒棉花”。“懒棉花”栽培技术主要特点是:稀留苗(亩2000—2500株)、不整枝、不打杈、不中耕、抗虫害、产量高。与其它栽培技术相比,一般亩省工50%以上,降低成本30元左右,增产30%以上。河北、河南、天津等5省市通过试种,一般亩产皮棉100公斤,高者可达150公斤。齐河县科委在组织专人到河北、山西等  相似文献   

5.
沼液喷打作物可使小麦、玉米增产9%以上,使芝麻增产10%以上,使果蔬增产20%以上。同时沼液对果树、蔬菜喷施后,可提高农产品品质,使蔬菜叶绿、鲜嫩,果品美味鲜甜;沼液喷打的小麦、玉米、芝麻等叶色绿,叶片功能期延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梯度“测施宝”掺混肥在马铃薯上应用肥效试验,观察马铃著作物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作物经济产量,确定肥料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测施宝”掺混肥对马铃薯作物株高、叶色、生育期有一定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增高、叶色变深、生育期延长3d~10d;与不施肥空白对照相比,马铃薯亩施“测施宝”掺混肥20kg、30kg、40kg,增产率分别为35.9%、54.8%、78.9%,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三年开发示范结果表明,采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比常规管理立体栽培,苹果和小麦分别增产25.91%和27.38%,并且果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开发研究的配套栽培技术主要是:调整果粮占地比例,定量配方施肥,选用良种小麦,适量及时浇水,综合防治病虫害,草荒害,合理修剪果树,调节花果数量,培肥管理土壤,化促化控生长等九项。  相似文献   

8.
最近召开的全省科技增粮示范工程工作会资料显示,“科技增粮示范工程”去年为全省新增粮食4亿公斤,使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50%以上。 “科技增粮示范工程”是我省1995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实施两年来,着重示范推广了水稻冈优22、汕优多一,玉米成单14、川单9号,小麦绵阳26,甘薯南薯88及豆类杂粮等优良品种20余个和种子包衣、水  相似文献   

9.
成安县2006年推广应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1.2万亩,遍及全县9个乡镇200多个村。实践证明:施用小麦涂层缓释一次肥的小麦长势、产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田。具体表现为:(1)在肥料成本或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小麦54.8公斤,增产11.6%。(2)省肥:施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只在播种时施一次肥,返青期、起身期不在追肥,可省肥20%。(3)节水:传统施肥小麦全生育期需浇水4次,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个品种小区的小麦种子发放三元能量,并设置对照组,6个品种中,除1个平产外,其它5个均增产,其幅度为2.4%~9.8%,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可促进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近日,西宁市“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总结出了浅山地区温室配套雨水集流窖的结构和修建技术,应用水窖的集雨技术和温室微灌技术,提高雨水利用率,解决了干旱地区温室灌溉问题。项目选用小麦、油菜、蚕豆和马铃薯等优良品种12个,适当扩大油菜、蚕豆等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建成20hm2集试验、示范、生产为一体的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区有效带动了项目区旱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两年累计示范面积5400hm2,粮食作物增产10%~22%,油料作物增产12%~20%,累计增产粮食270.1万kg、油料81.3万kg…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的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锈病重新抬头,白粉病发病面积扩大,赤霉病在不少地方流行,麦蚜发生量加大。这“四病一虫”已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夺取小麦丰收,就要把握关键时机,加强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3.
2,3,5—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zoic Acid, TIBA)是高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初花期,每亩仅喷施3—5g,即可对大豆有矮化壮秆、保花保荚、提高光合效率和呼吸强度,从而增加产量的作用。根据试验,喷施TIBA可使大豆增产10%左右,若同时配用ppm浓度的钼、硼和锌等微量元素,则可增产20%左右。它对马铃薯、花生等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合成小试,并改进了传统方法,在室温(30—40℃)下合成了它。这不仅可以砍掉冷冻设备,而且大大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 TIBA按以下途径合成: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我国儿童肥胖的“小胖墩”与消瘦的“豆芽菜”的发生率约各占5%~10%。肥胖的标准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的正常标准的20%。我国儿童肥胖大多属单纯性肥胖。由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引起的肥胖,是比较少见的,约占肥胖小儿的3%~5%左右。长期使用皮  相似文献   

15.
“西玉3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种苗研究所以478—31做母本与502—1331—196组配而成,1995年通过山东、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左右,并被农业部指定为重点推广品种。“四玉3号”在本所连续4年试验,平均亩产736.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0.2%;在烟台市连续3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小麦缓释一次肥,具有缓慢释放,肥效长久,可供小麦全生长期所需肥量,能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特点;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具有肥料一次性集中深施,利于吸收,减少挥发损失,提高利用率的优势。据此利用两者的特点和优势,以提高小麦保护性耕作的配套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7.
《预测》1983,(Z2)
施用化肥,农民确能得到经济实惠。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农作物可显著增产。如陕西省乾县阳洪公社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从种到收,施用碳铵50斤,尿素20斤,化肥成本支出9.25元,可增产玉米200斤。增产粮食按国家收购牌价每斤0.15元计算,扣除化肥支出可净得20多元。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据统计,1982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值达209亿元,比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的1978年增长30.7%;其中化肥零售额占75.4%。与1978年  相似文献   

18.
资中县以稳粮增收调结构为发展主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小春作物种植面积51.85万亩,总产79956吨,比上年增产15.1%;大春作物“四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4,(5):64-65
有数据显示,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代价则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是欧美的2~3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过量使用农药,使得土壤、水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危害表现在蔬菜上就是农药残留问题,这些能杀死害虫的农药毒素日积月累也伤害了人类。  相似文献   

20.
“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高新技术。它在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诸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产量优势尤为突出。内江市农科所参加国家科委主持的两系杂交小麦优势利用协作攻关,引进C49S不育系与本所培育的“内5839”等新品系测配,从中筛选出高产抗病优质新组合“C49S×内5839”,定名为“Ⅱ优58”。于1996年秋首次进入内江市种子公司区试和湖北、云南、重庆、四川三省一市重点试验示范种植,增产显著。初步展示了两系杂交小麦增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