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月”诗在我国新诗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以往论“新月”诗,谈得最多的是以徐志摩和闻一多为代表所追求的“精致小巧”、“玲珑剔透”的新诗理论和实践,很少谈及另一位新月诗人孙大雨。孙大雨提出新格律诗的“音组”理论及其创作中的“粗笔浓墨”诗风,在“新月”诗中别具一格,并由此奏出“新月”诗派互补共生的多彩韵律。  相似文献   

2.
作为30年代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现代派代表着一段追求“纯诗”的文艺思潮。虽然该派从形成到衰落不过五、六年时间,却形成了一支促使新诗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40年代的“九叶诗人”和新时期的青年诗人,都是从现代派诗作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营养,因此说,现代派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派诗歌既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又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和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风大异其趣,其审美特质在于它是古典意境与现代意识的统一,是中国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现代主义审美倾向的统…  相似文献   

3.
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主要代表的新月派,在新诗的形式发展上极力提倡格律化,新月派诗人以《晨 报·诗镑》和《新月》为阵地,既有理论的鼓吹,又有创作的张本,在中国新诗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他们的 理论建树和创作主张有缺陷和失误,但他们在诗歌形式方面所做的探索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以其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充沛的诗风,成为与闻一多并峙的新月派双峰。可以说是闻一多提出了“三美”主张的理念,而徐志摩则在部分地实践并超越了他。然而人们在谈论徐诗时发现,诗歌仅仅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形体感觉,即意象美。本文就围绕徐诗的意象做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新月派中坚人物闻一多提出的格律诗"三美"理论的重要意义,在文学史的格局中分析了新月派诗人建立新诗审美范式的贡献,以及诗体探索、诗歌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6.
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大都是“三美”主张的实践者,“三美”主张也成了新月派最突出的流派特征。过去我们一般都理所当然地重视主要倡导者闻一多对“三美”主张的实践。实际上,纵观贯穿新月派前后两个时期的徐志摩诗歌创作,不难发现,徐诗对“三美”主张的实践更加尽善尽美。徐志摩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方面尤其是音乐美方面都体现出了超完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摒弃了二十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奇异、怪诞的诗风,也不赞同新月派的格律诗主张,不讲究整齐和押韵,而以在意象选  相似文献   

8.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朱湘在诗歌翻译上颇具有代表性。本文试图从节奏形式、主题开掘、意境营造、叙事方式等诸方面寻出他们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印迹,以此来考察诗歌翻译对新诗建设的影响。正是这种翻译活动促使新月派诗人认识到传统诗歌的合理成分,新诗开始了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月诗派及其主张与创作特色何啸波新月诗派,是现代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流派,对新诗的艺术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地位。此诗派形成于一九二五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闻一多率青年诗人谈诗论诗,形成以闻一多、徐志摩为核心的新月诗派。到《晨...  相似文献   

10.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她诗作不多,却不乏精品.她的诗作综合了前期和后期新月派诗歌理论的精华.她继承了前期新月派的“唯美主义“创作观,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实践了后期新月派“回到内心世界“的理论主张.同时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在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积淀之后,她的诗风又契合了后期新月派的“主智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薄伽丘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他的诗学观点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主义传统,又接受了艺复兴初期新的思想,是在结合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表述的。薄伽丘的诗学理论是中世纪诗学理论到艺复兴诗学理论的重要的过渡环节,开创了新的诗学理论的先风。  相似文献   

12.
《诗品》中“吟咏情性”的诗歌本质论是钟嵘批驳当时不良文风的出发点,是他的诗论思想中最具统摄性的命题。本文试图论说这一本质论在其诗论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戴复古词基本上是慢词长调,展现深挚的人生况味与时事忧情,化俗为雅,气势壮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诗化倾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词体的言说空间。但这一成就长期为其诗名所掩。总体上看,戴复古承继放翁衣钵,可以说是宋代苏辛词派的殿军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生活于嘉道之际的龚自珍,之被后世学界方之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诗人、中国近代第一位诗人,不只是在于诗人跨越古、近的生命时段,更重要的是,诗人"尊情贵真"诗学思想,不仅承继古人,而且启迪来者,而诗人的诗歌创作,恰正是其诗学思想的准确诠释,这突出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剑气箫心"的真情体露和尚奇求新的艺术追求。换言之,龚自珍以其"尊情贵真"的诗学思想和"豪不就律"的诗歌创作为中国诗歌领域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启动了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元结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身上具备义勇纯真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点。在文学的价值取向上,趋向于质朴和慷慨,更多地强调文学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一面。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他提倡古诗古乐府,反对近体流行调;提倡言志抒情,不重儒家诗教。有的讽谏之作言词犀利,态度狷狂,有的诗歌古朴直切,与“主文而谲谏”相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儒家诗论的藩篱,表现了出身拓跋氏的元结“不师孔丘”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诗歌本质论是新月派诗论家们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首要战略与重要奠石。从诗歌起源论看,闻一多所张扬的“游戏本能说”,可为代表;梁实秋表现出对模仿说的极度钟情。从诗歌功能论看,梁实秋的论述最多,但新人文主义的批评立场规约了他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徐志摩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宗教感化功能与思想启迪作用;朱湘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时代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诗歌特征论看,新月派诗论家们的论述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诗歌与其他非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二是诗歌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内部的本质特征。诗歌本质论显示出新月派诗论家面对传统诗学和现代诗学双重挑战的基本文化立场,其理论取向总体上贯穿在由王国维开启的审美现代性诗学价值坐标系统当中。后人所谓新月诗派历史身份的模糊与离弃现实等负面效应,其实可以由此找到最初的理论根由。  相似文献   

17.
杨万里的诗学思想以对江西诗学的修正标志着宋代诗学的转型。他的诗学观包括了触物感兴、悟入活法、味外之味三个方面,他力图从自然万象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一种轻清活泼而又趣味隽永的新的诗风,被称为“诚斋体”。这种诗体虽对江西有所突破与变革,但仍与之有内在的联系,本质上仍是“内圣”人格的一种表现。他对江西诗法,尤其是它的句法论,也多所继承,故后人仍目之为江西派诗人。  相似文献   

18.
文气说浅析     
传统的文气说认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风格高度同构。这种界定认为文气是作者的人生人格在作品的美学呈现,人品即文品。关于文气的具体内涵存在作者人格形成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争论。传统文气说混淆了作家人生人格和创作人格的界限。章学诚的文气说发现了创作人格的层面,从而弥补了传统文气说的重大理论缺陷。他所谓"临文主敬",不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具体的创作时人格状态的控制和调整。这说明他认识到创作人格的存在,而且还主张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创作时的在场性。其缺陷在于未进一步揭示创作人格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双重层面。  相似文献   

19.
论王守仁对明代贵州书院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正德初年,王守仁疏救南京科道官戴铣、薄彦徽等忠良,得罪宦官刘瑾,被谪戍贵州龙场任驿丞。此间,王守仁创建龙冈书院、主讲文明书院,他开启明代贵州创建书院教育之风、通过书院教育培养大批才俊、建立书院教育管理模式并在学术上为黔中王学的产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觉地以气论文严格地说是从曹丕开始,他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涉及了文艺根本性问题。文气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浓厚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真正自觉的口号,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