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知识面比较窄,平时不注重材料的存储。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农村高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和方法。一、利用课内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如水之源,木之本。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雄厚的素材。依据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就是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深刻发掘并积聚教材中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认为写作很难,在写文章时无从下笔,脑海里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写作能力,在实际中发现素材、运用素材。本文主要根据生活化教学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困扰学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要优选有效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引来"源头活水"。一是阅读熏陶,积累写作素材;二是活动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1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1.1积累具有农村特色的写作素材并不是只有写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只要立足于农村,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积累农村特色的写作素材,农村学生也能笔下生辉。  相似文献   

5.
对于写作来讲,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素材贫乏,无话可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利用口语交际课、导读课,养成观察习惯这三个途径,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农村是一座天然的"素材宝库",如果善于挖掘其中的"宝藏",会使写作轻松自如。本文站在农村生活的角度,从激发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巧用特色语言和培养发散能力等四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小学生涯中,许多小学生往往最头疼的问题是写作没有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较为低下,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累积素材,导致写作时没有材料可利用。这种状况在农村小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农村生活的小学生更加的缺乏生活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们去观察和感悟生活,发现素材。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米”下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做到“锅”中有米可“下”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之前,首先得教会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一、在农村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不能离开生活。因此,要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边的老师、同学、父亲、母亲,都是写作中鲜活的素材;街坊邻里,平常小事,也是作文的内容;悄然改变着的农村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写作环境。不仅如此,大自然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花草树木、虫鱼…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素材匮乏,已成为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农村,充分利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挖掘充实学生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叫苦连天。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没有素材可选;二是有了素材又不知如何写出新意。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来,自己在写作方面不断探索,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障碍,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就农村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这里是一个诱人的世界,是学生写作的乐园,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2.
耿立志 《广西教育》2012,(37):32-32
农村小学生写作文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可写的内容,二是不知道怎么写。前一个问题说明了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少,后一个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写作方法。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注重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砥砺思想,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对于学会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观察农村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砥砺思想,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对于学会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观察农村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5.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训练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对身边乡土素材的发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探索写作途径,掌握实际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小学中年级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普遍面临着一种现象,那就是习作素材的匮乏。客观上,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中,学生经常会因为缺乏语言材料,而无法习作,甚至害怕习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在面向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写作教学的时候,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当然,进行这种努力的教师并不在少数,但是客观地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要想让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素材真正能够得到丰富,教师就必须创新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周云芝 《湖南教育》2004,(24):42-42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是农村孩子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天地广阔,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农村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的写作素材。然而,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训练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不敢说话,不爱说话。受方言的影响,农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写作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字通顺的表述自己的思想,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广泛阅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日常人们的生活语言。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和总结一下农村初中学生如何在这三方面积累写作素材的:  相似文献   

19.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训练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对身边乡土素材的发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探索写作途径,掌握实际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将新教材、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现代教育的要求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并帮助他们积累各种写作素材,以此提升其写作水平。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可供小学生写作的素材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学生们的见识和阅历十分缺乏,以致学生的写作思维难以有效发展,在写作时往往不得其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的消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