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是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各方面协作,强化政策,加强工作合力,建立红色文化制度,加强红色文化的立体化、规范化、有效化传播,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红色精神文化与红色制度文化资源与高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红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珍贵的资源,而大学校园文化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在教育、体育娱乐、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构建红色品牌文化、红色行为文化、和谐红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该文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探究校园红色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愈加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波澜迭起,各类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因子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红色文化作为熔铸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具有先进性、革命性的中国特色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育人资源。从既有的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中得出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及其精神生产特征,进而把握红色文化蕴含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律,优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有助于高校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共性,即强调德的重要性,将二者融合育人,不仅必要,更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前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保障。该文通过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精华,明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厘清二者融合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育人可行性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史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蕴含着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学界对高校校史文化育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史文化育人的概念内涵、价值功能、现存问题及实践路径等方面的探索与优化。学者们针对校史文化育人的现存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以增强校史文化育人实效。该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未来研究须系统推进的三个方面:深化校史文化育人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红色校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加强专业院校校史文化育人研究,以期为推进高校校史文化育人研究提供些许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精神和校园氛围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和行为规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的新形式,对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深入了解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发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全面剖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创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路径,对有效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文化育人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省属本科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文化育人功能不健全、文化育人感染力不足、文化育人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文化育人评价体系、挖掘文化育人元素、创新文化育人新路径等对策,以期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通过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教职工群体、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全面落实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之在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动力,自觉做红色文化、中国精神的弘扬者,踏实走好中国道路,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成为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法宝。该文首先分析红色文化内涵以及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其次基于文化自信角度阐述高校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以期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此也可更好地展示自我价值、表现自我优势,掌握适应岗位工作的关键能力。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全新内涵,作为黑龙江省独有的精神旗帜之一,将其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彰显办学育人的鲜明特色,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创业决心,引导学生弘扬传统、奋发图强、努力作为,为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该文首先逐一分析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北大荒精神新时代内涵,以及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然后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所凝练的匠心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精髓。残疾人文化、听障校园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功能的部分。听障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扶弱助残”的使命离不开文化育人,以工匠精神引领文化育人是听障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听障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程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旋律,通过建设特色专业文化、创新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发扬残疾人文化精髓等有效措施,为听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培养提供推动力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能够对高校育人教育工作起到丰富作用,属于重要育人教育资源。但是随着当前互联网时代来临,高校学生们主动在互联网当中获取信息,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思想观念,很容易导致高校学生们产生不良思想价值观念。为了彻底贯彻高校育人目标,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必须展现出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为树立学生正确三观、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针对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及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表现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实际意义及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促进。该文针对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零散、融入形式单一和配套保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开发特色资源,增强文化认同力;用活技术手段,提高知识转化力;优化教学体系,推进实践创新力;完善保障机制,提高育人协同力等。以期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广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兵团红色文化为背景,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等重要性。其次根据育人环境对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旨在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优秀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对高校思政教育还是对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此背景下,深挖和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构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国家和时代发展大势,勇担时代之责,反哺社会,为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天门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高度的契合点,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共同形成了融合的现实需求与利益诉求,解释了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必要性。提出天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现实困境并给出具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愈发凸显。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一项必要原则与重要工作,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积极构建,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在高校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最强、最旺盛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激活,也为新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提供指导,为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提供智慧支持。该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次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实施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主体,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状况、行为表现,以及应该怎样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铭刻着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实质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兼具理想信念的导向价值和高尚情操的教化价值,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进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此,该文从红色文化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要求,各地有必要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以海南省为例,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华侨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积极把海南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是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依托。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多重文化冲击的大环境之中,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缺失社会责任感。该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与社会责任感的逻辑关联,深入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选择,通过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推进校园文化育人、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建立能够有效引导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陈海林 《文化学刊》2016,(4):156-158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现代社会主义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档案在农业高校校园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帮助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诚信素质、敬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班级建设的隐形力量,是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新时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班级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主体意识普遍淡薄、核心定位不清、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性不够等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度重视,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加强宣传,完善物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提升班级"三自"能力;齐力奋进,打造创新显性组织文化;提升底蕴,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精准定位,提升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发挥优势,建设多样的精神文化和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