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娜  安东 《今传媒》2015,(1):115-117
普法栏目剧作为近几年电视荧屏上炙手可热的一种节目类型,吸引了法律专业人士和大量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以中央十二台《普法栏目剧》为代表的法制栏目剧在公众的普遍称誉中收视率不断刷新,不仅在电视业界开辟了一种新的成功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普法的效果。然而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普法栏目剧由于没有学理上的指导与支撑,其普法效果究竟如何鲜有人知。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释析以及对典型节目的文本分析,客观的呈现普法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出现,业界一致认同是以1994年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为最早出现的电视栏目剧。从电视栏目剧在电视荧屏出现至今,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节目样式,而成为各个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众多节目形态中拥有较高收视表现和较好经济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出现,业界一致认同是以1994年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为最早出现的电视栏目剧。从电视栏目剧在电视荧屏出现至今,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节目样式,而成为各个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众多节目形态中拥有较高收视表现和较好经济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4.
戈小燕 《视听纵横》2007,(1):106-107
2006年在全国的电视荧屏上,一下子出现许多栏目剧,有文章这样描述:"在栏目剧开山之作《雾都夜话》孤独地进行了10年探索之后,栏目剧在2006年终于得到井喷式发展。近年来,中国地方电视媒体进入日渐浓厚的以开发本土内容资  相似文献   

5.
朱秋婷 《新闻爱好者》2010,(12):124-125
电视栏目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贯穿其中的人文关怀是节目的核心精神。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于2006年推出的《本塘第一剧》是一档较为成功的电视栏目剧,文章通过对其特色的分析,说明人文关怀对电视栏目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挖掘本土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的栏目剧走俏电视荧屏,深受当地百姓欢迎。2011年3月,福州电视台推出的方言栏目剧《攀讲故事会》,起源于《攀讲》节目中的重要板块《依璋碎讲》。该板块在开办之初就融入了福州人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评话。评话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讲述,将社会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8,(4):30-30
中国广播报报道日前,抚顺人民广播电台图文广播正式开播,从此,抚顺广大市民不仅能从抚顺电视荧屏上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也可以看到由高清多区域动态画面带来的抚顺电台新闻、交通、音乐、评书四个频率的各档节目、节目内容介绍和主持人的相关资料,以及新闻资讯、天气预报等。伴着图文广播开播,抚顺电台新闻广播《行风政风热线》、音乐广播《音乐自驾游》、交通广播《司机,你好》三档节目已相继步入电视荧屏,广播主持人也通过荧屏与广大听众、观众见面。图文广播成为抚顺电台积极应对新形势、探索广播新途径的又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生效,电视荧屏顿时令人眼前一亮,不仅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彩,黄金时段新增了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栏目剧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形态,而且许多节目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质量上乘,可圈可点,不但体现出媒体高度的文化自觉,而且也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在此情况下,当前各电视播出机构应巩固既有成果,在节目创作方面进一步强化"五个意识"。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热闹了荧屏时空。然而,受众的新鲜周期和栏目的固有运行规律决定了它瓶颈期的来临。本文以南阳电视台栏目剧《草庐故事》为例,探讨了疲惫期的窘境,提出了提高品位、吸引大众参与的栏目剧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省级地方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州夜话》,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等,在出现一段时间后,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而被不少电视台当做“拯救”收视率的法宝和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目前,电视栏目剧这一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