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去找寻这只"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发现艺术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不应仅仅去发现美、感受美,更应该去创造美。在日益摆脱简单劳动的信息时代,手工劳动已成为一种审美实践或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大众在自由时间领域创造艺术化生活。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手工制作离生产越来越远,离艺术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美的发现。"让美术课堂活跃起来是美术教学的需要,更是每个美术教师尽心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在美术课中如何  相似文献   

3.
周国林 《考试周刊》2013,(26):33-34
<正>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乃真、善、美之物须以美去教化于人"(李苦禅语,我国现代国画家)。  相似文献   

4.
一张带有一个小污点的白纸展现给我们:"你看到了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看到了那个小污点.这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他反映出了我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眼睛"也是不缺的,缺的是我们主动发现美的意识.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能在基本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美的意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对于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良好发展将是很好的心灵指引.身心发展将会是多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一、再现生活,激发习作欲望师:同学们,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请看——(课件依次显示六幅生活图片)师:看了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生:只要用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非常美好。生:生活这样美好,是因为有许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但他们对美的事物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容易引起情感冲动。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吸引孩子,进而使学生爱上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激发学生感受美1.用眼睛去发现美在教学关于"春"这篇识字课时,我带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边走边让学生用眼睛去寻找春天。课堂上,孩  相似文献   

7.
四季的美     
淄博卷作文题目: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以"美就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提起作文,学生头痛,教师心烦。不知道写什么、不明白怎么写、不懂得如何写好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如何破解作文教学中的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善于观察——给学生一双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罗梭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素材,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生活是平凡的,也是丰富的。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美,是每位美术老师的任务。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在美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一、中学生如何认识美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十分肤浅,特别是受当前社会影响,许多学生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美丑不分;认为只要有钱,什么人间珍奇都可以得到,什么美不美、丑不丑,没有必要去分辨这  相似文献   

10.
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因而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王娟娟 《广西教育》2014,(45):121-121
正美术源于生活。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勾勒出生活的画面,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类的衣、食、住、行等  相似文献   

12.
文题展示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以"美就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听课,主要是指领导、教研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或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先说教师间的听课。无论是对新上岗教师的导规入矩,还是对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师的再进步再提高,“听课”是最简捷、便利的方式,在现今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起着别的形式无法代替的作用。首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不能发现美的眼睛,严格地说不能算真正的眼睛,起码不能算有悟性的眼睛。任…  相似文献   

14.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之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可见,发现美、追求美,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一、带学生走进美的世界——知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因为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青少年学生对美的认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4)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题目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以"美就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6.
常常有学生在随笔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信任,缺乏真情,只有虚伪……"难道我们的生活真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缺少真、善、美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发现这些真、善、美呢?作为语文老师,我陷入了沉思.罗曼·罗兰说过,"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熏".即用美文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章,吸收那些规范、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7.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堂正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剖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追寻他们的思想根源,感知人物的心灵之美,把语文课变成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情感的再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探索和享受,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情感,进而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依托教材,品读文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4)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相似文献   

20.
<正>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秉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凝聚观察和理解的智慧,让学生在课文中去发现音韵美,认识人性美、自然美;引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现美,学会欣赏美;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用美的情感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并在写作中掌握创造美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