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秀外慧中、多谋善断的杰出女性,她22岁嫁给德川幕府第十三代将军,23岁守寡,一度被裹挟进幕府夺权的明争暗斗之中,曾落发为尼,后在日本内外交迫的幕府末期,凭借政治智慧和高远目光,化解了战争,推动了政权的和平转移。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子名叫笃姬。在日本历史上惊心动魄的时代,她周旋于政治军事强人之间、倾全力缓和战乱纠纷,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永宁摩梭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运用语言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揭示了摩梭人通过日常词汇、民歌谚语、神话传说及达巴经的语言实践对女性社会性别的独特建构。长期以来,文化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屈从地位,而摩梭社会女性优势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摩梭人的语言文化中。摩梭文化对女性性别的建构挑战与质疑了以往民族志资料中的固有观点,为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进行跨文化的性别研究与比较提供了一个与"常识"相悖的独特案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的概念与功能也相继得到完善和发展。一般来说,现代的城市,是指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的概念与功能也相继得到完善和发展。一般来说,现代的城市,是指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文学群体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曾野绫子(1931—)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有吉佐和子一起引领了日本文坛的“才女时代”。曾野绫子原名町田知寿子,从5岁起便在天主教管理的圣心女子学校学习,并在此度过了17年的学生生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她17岁时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成为一名信徒。曾野在战争期间曾被迫停止学业,前往军需工厂制造兵器,并亲身经历了日本的战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改革。在日本翻天覆地的社会历史变革中,曾野绫子作为所谓“战中派”作家登上文坛。结合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好友兼评论家鹤羽伸子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举行,各国男女选手齐聚一堂、共享盛事。殊不知,男女运动员得以共同参加奥运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众所周知,现代奥运会源自古希腊,但当时参赛选手只限本城邦男性自由民,妇女无权参与。古希腊人认为,运动会是一种庆典活动,妇女出席有渎于神明。已婚妇女如果偷偷观看比赛,一经发现,会被处以推下悬崖的严惩。虽然古代奥运会将女性拒之门外,但其实在奥林匹亚,女性并非完全与运动无缘。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之后,女性可自行组织女子的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7.
肖瓦尔特把西方女性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女人气阶段、女权主义阶段和女性阶段。中国现代社会和历史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注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的顺序与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不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先后历经了女权主义阶段、女人气阶段和女性阶段。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我国出现了女子学堂,为女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女学生们在学堂里接受新知,增长见识,研习学问,在德、智、体、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受到了训练,一些人还接受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职业训练。女子学堂促使女子走出闺阁,走向社会,弥补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惧内,俗称怕老婆。依照我国封建时代的纲常伦理,男子是家庭的主宰,夫为妻纲;女子处于从属地位,既嫁从夫。一般而言,妻子服从丈夫是封建社会众多家庭的常态。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当一个性格懦弱的丈夫遇到一位强势或嫉妒心重的妻子时,惧内就在所难免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女性相对解放的时代,女权意识逐渐觉醒,在社会上层妇女中尤为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旅游史研究中,女性旅游现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者很少从性别角度来讨论男女两性旅游行为的差异.人们所说的旅游往往就是男性旅游,女性旅游行为较少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在现代女性旅游兴起并普遍化的背景下,从探究中国古代女性旅游行为特征入手,来研究中国女性旅游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发展女性旅游和大众旅游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本文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论述:一.官宦之家的女性依从主人而发生的旅游行为;二.乐妓依附于男性的游历,提出中国古代女性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对男性的依附性.同时,也论及女性旅游行为的其它次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入明以来 ,女子诗歌总集的编纂汇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虽然当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女性诗歌研究 ,但是编选和品评女性诗词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妇女研究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妇女创作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及作品的接受和传播情况 ,从而窥见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明中期开始有通代女子诗集的编纂 ,如嘉靖三十三年 (公元 15 5 4)华亭士人张之象编《彤管新编》 ,但此书仅收周至元代妇女作品。嘉靖三十六年 ( 15 5 7)钱塘士人田艺衡编《诗女史》 ,开始收录明代女子诗作 ,这是目前已知收录明代女子诗作的通代女子诗总集中刊行时间最早的一种。此集仍以收录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欧美社会动荡不安,十月革命、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频繁更迭的社会思潮……人的精神骚动而多变。这种背景下,20世纪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同以往任何时期的新格局和新特征,它生长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精神土壤中,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背叛,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凝结着现代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印度电影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民族叙事方式与现代影视技术及理念相结合、对普罗大众的人文观照、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巧妙地提升了印度的国家形象等等,都是印度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双赢的重要原因。其中,反映女性问题的印度电影备受瞩目,比如《炙热》(2015)展现印度女性捍卫女权的努力,《摔跤吧,爸爸》(2016)、《神秘巨星》(2017)思考的是印度女性如何才能独立自主的问题,《印度合伙人》(2018)、《厕所英雄》(2018)关注的是印度女性难以启齿却迫切需要改善的卫生问题等等。以女性复仇为主题的电影也属此类,如《未知死亡》(2008)、《无所不能》(2017)和《一个母亲的复仇》(2017)等反映了女性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唐宋诗词中,存在着一个颇为奇特的文学现象,即有些文人墨客明明是男性,却喜欢并善于以第一人称描写女子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女性的感受和口吻来抒发情感,表达心声。这种现象笔者称为"男扮女装"或"男作女声"。下面将笔者喜欢的这类诗词编辑在一起,以飨读者。一在这类作品中,以第一人称描写女性相思之苦以及大胆地追求爱情的诗作数量最多,在唐宋诗坛可谓俯拾即是。  相似文献   

15.
吕超 《世界文化》2005,(9):25-27
“织女”意象是指女性“编织”或“纺织”,它是中西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在中国农桑社会背景下,它起源于民间传说中的织女原型,多体现温柔、勤劳、善良的传统女性气质;在西方,它则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以及复仇女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征着命运、死亡和复仇,血腥色彩非常浓重。  相似文献   

16.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文化巨人维克多·雨果的杰作,发表于1862年。实际上,这部浪漫主义的经典作品从酝酿到问世,经历了整整三分之一世纪。早在1830年前,即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于1829年发表之时,雨果就已经对社会中存在的贫困、犯罪及其惩罚、死刑、苦役犯的命运、娼妓及其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傩文化的的历史命运就是面具文化的历史命运.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从早期的历史宠儿、中期的"弄潮儿",再到近现代的"弃儿".改革开放以来,面具文化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照,又成为当代的"幸运儿".30多年来,这个"幸运儿",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两套集成的编写工作;加快了傩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的步伐;与傩文化相关的民俗活动、演出活动得到恢复,业余表演团体逐步建立,面具制作工艺的传承得到延续;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功能,采集和收藏各地遗存的面具,并向广大观众展示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风采;通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一批与面具文化相关的傩戏、傩舞、傩祭等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地区(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现代博物馆正在努力使自己跟上公众和现代艺术瞬息变化的要求,博物馆的概念也因此发展和变化。想象—下西安将来作为一座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将是怎样一个场景——为这座城市滋养更厚重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开阔的交流空间,反馈给社会更多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这正是我们所希望构建的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明进入二十世纪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本主义精神,人类在物质和社会上将会不断进步的信念,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等因素的冲击.传统的价值体系崩溃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焦虑、绝望占据着现代人的心灵:贝略特以枯竭沉寂的荒原象征理想信仰的破灭;卡夫卡以荒诞的变形表现人的异化和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金斯堡的嚎叫宣告垮掉的一代诞生.在这遍地瓦砾、杂乱无序的废墟中,却有一个法国人以哲学家的睿智和作家的激情,试图为人类精神寻找出路.他,就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一面旗帜:让&#183;保罗&#183;萨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叶乃至21世纪初期,对"花"意象的研究成为红学领域中一个独特的审美阐释视角。桃花的象征意象多元而丰富。曹雪芹在继承古人佳作的基础上,将桃花的悲情意象与作品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一起。桃花不仅作为园林背景存在于小说中,它与大观园中众女子的命运也息息相关,特别是林黛玉。桃花就是林黛玉灵魂的寄托,只有懂得黛玉对桃花的情感,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