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51-53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关知识抽象且复杂,而人教版教材在这一节中安排的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却缺乏操作性。通过借助大学实验室平台以及相关遗传学的教学经验,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以大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临时装片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结果表明,该实验材料具有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利用改进的方案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可用于对教材内容和减数分裂实验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
<正>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其实验原理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1.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流程为(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相似文献   

3.
减数分裂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是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特意安排了"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旨在让学生对减数分裂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下面就该实验几个疑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时装片制作、染色技术以及显微镜观察等动手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裂简图的绘制,可以加深对细胞周期各时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实验也是"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实验的基础。因此,有关有丝分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制作的装片有气泡,以致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笔者发现了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改进的途径.如果从以下几点改进,就可以制成无气泡的临时装片.现将改进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按照浙科版教材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介绍,该实验是利用压片法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细胞壁堆积而使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故在压片时盖玻片易打滑和移动,导致光镜下观察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动手制作分裂装片标本 ,并围绕染色体的出现及变化进行观察 ,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但实验过程中往往发现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极少 ,这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 ,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分裂期的细胞 ,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改进实验方法 ,制作出分裂相较多的细胞分裂装片是本实验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有关本实验材料的处理、染色的改良、标本制作的改进等文章刊载得较多 ,但从细胞分裂日周期性方面探索研究的文…  相似文献   

8.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直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中根尖的培养、装片制作、观察等几个步骤中,只要其中一步没有做到位,实验的按时开设和观察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笔者在准备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针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实验做了一些改进,经实践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大葱为实验材料,探求花苞、小花以及花药大小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花苞大小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并无密切相关性,但花苞的发育时期与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以花苞刚从叶片中抽出为最佳采样时期;花药大小可作为进行减数分裂观察时期的主要参数,取1.0—1.3mm的花药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只要取材时期得当,大葱可作为减数分裂观察的实验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0.
几例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三个学生探究实验所做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知识梳理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断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原理: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方法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成装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  相似文献   

14.
张展  王征 《生物学教学》2006,31(8):38-38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初中生物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也是初中学生在开启生物科学大门之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探究生物体微观世界的实验。本实验的顺利完成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在按照教材和初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规程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时,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虽然本实验有取材简单,易于观察等优点,但是实验操作起来有二个难点:一是取材,二是染色。笔者对这两方面的操作步骤进行了如下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教师》2013,(27):123-123
1.中学生实验知识、能力背景以及实验操作反馈在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时学生已经熟悉了显微镜的操作,但当时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显微镜的操作,理解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和现实物品是完全颠倒的,即理解"像"与实物是相反的。因此此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是他们的处女作。然而该实验在教材的制作指导"擦、滴、撕、展、盖、染、吸"下,实验成功率一般。2.部分教师试验教学"改进"、效果以及学生疑问预测很多一线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对本实验进行改进,比较理想地指导学生完成了装片制作。如将第二步"滴"  相似文献   

16.
几个植物学实验的改进恩施市一中蔡康宁(445000)我对初一《植物学》上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一、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由于它表面含有的类脂性物质、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类脂和水的亲合力较低)影响观察效...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同源染色体联会与重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生理事件,也是遗传学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在实验教学中,以小鼠睾丸为实验材料,制备减数分裂染色体展片。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联会复合体蛋白SCP3和SCP1进行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减数分裂前期Ⅰ各阶段联会复合体的形态特点。通过对联会复合体蛋白SCP3和MLH1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可观察到减数分裂前期Ⅰ粗线期的联会复合体和重组节。该实验项目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与DNA同源重组的概念和意义,为其将来从事雄性不育机制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进行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该实验,将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引入实验教学,还可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高中生物第一册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个新实验,实验要求学生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6,(10):62-63
<正>1教学内容"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是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单元第1章第1节的内容。该内容既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内容非常重要。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能力目标: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