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归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儒道两家都有对归隐思想的阐述,由于它们的核心观点不同,儒家归隐思想和道家归隐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儒家的归隐是为了再次出仕,是"假隐",道家则为了保身,是"真隐"。元代文人因为仕途受挫而归隐的状况成为一种常态,有的是儒家式归隐,有的是道家式归隐,少数民族散曲家贯云石一生两次为官,两次归隐,他的归隐主要由他的民族性格、家庭背景和佛道思想所决定,通过分析他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归隐很坚决很彻底,是道家式归隐。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开展"儒道互补"选修课,意义自不待深言。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人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而老子同样是一位智者,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其辩证法体现出的清醒、冷静、理智的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中国式智慧。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千百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道两家均从自身的哲学观点出发,对水作了精微的阐释。儒家以水喻君子之德,道家以水喻道。道家认为水的本质特性是"柔弱",道家主张柔弱胜刚强,因此对于水的形态则偏重于静态。儒家则崇尚水之流动,从水的流动中来展示君子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孔孟之道)为核心,特别注重人生境界问题。道家、佛教同样倡导各自所理想的人生境界。相比而言,儒家入世、乐观;道家遁世、达观;佛教出世、悲观,但中国佛教,以禅宗为代表,却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儒道的精神。在人生境界上,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境界:"过犹不及。""无可无不可。"其次是"狂狷":"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最次是"乡愿":"乡愿,德之贼也。"对于孔子来说,为人中正,处世权变是最为高明的;无论积极有为,或者消极无为,均  相似文献   

5.
魏晋玄学主要探讨名教与自然之关系.魏晋时期,儒学顺两汉独尊传统,仍深居人心,孔子亦继续保持圣人形象,在此情形下,很多玄学家便不得不正视儒学,何晏与王弼都注释了<老子>、<周易>、<论语>三部经典,其中两部属于儒家.王弼一方面顺文化传统,认孔子是圣人,主张孔子高于老子;另一方面又深契道家,不觉便以老解<易>、以老解孔,多有不当之处.通过辨析王弼对儒道两家三部经典的注解及圣人体无论,来评价其儒道融合思想.  相似文献   

6.
儒家之始祖道家之津梁──论孔子思想中的道家成份余学琴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学界对此论述甚多,然其思想实为道家之津粱,却鲜有论者,对其思想中的道家成份,论之者更少,这似为孔子研究中的一个缺憾。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探讨。一、孔子师事老聃说的合理性孔子生在两...  相似文献   

7.
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两家都以审美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儒家以安乐境界为最高人生境界,道家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是突破现实,超越时空,无所待的逍遥境界.邵雍把儒家的安乐境界与道家的逍遥境界统一起来,追求一种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主要体现在:人生哲学的快乐原则,"造化在我"的本体境界,诗性的风流人格.  相似文献   

8.
《韩诗外传》从表面看来似乎主要表现的是儒家思想,其实不然。本文认为道家思想才是该书的底色。在治国修身方面。《外传》以道家无为思想为本,以儒家礼治思想为末,由本及末,儒道并举。在汉初儒道相争的思想背景下.《外传》的思想显得特出而与后世玄学融合儒道的思路有着某种契合。  相似文献   

9.
中唐以后,儒道思想加快了融合。不仅儒家学者大量吸取道家思想以建构新的儒学体系,道家学者也很重视吸收儒学、统合儒道。陆希声就是一位自觉地融通儒道的道家学者。他的《道德真经传》就是站在道家立场"以道摄儒"的理论尝试。他虽然没有实现"以道摄儒"的学术目标,但他的尝试促进了道家思想与儒学的融合进程,反映了中唐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认为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虽有相对立的成分,但从精神上来说,儒道两派并不是全然对立,而是道家做了儒家的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文章从审美的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具体深入探讨了李泽厚先生"儒道互补"美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白淑杰 《现代语文》2008,(5):117-118
儒道两家在美学领域的终极追求都是"和",由于两家哲学观、文艺观的不同,在美学领域对"和"的追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儒家尚"中和",要求美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道家求真尚朴,追求超功利的"大美"、"至美".儒道两家在追求"和"的过程中,即对立统一又互融互补,彼此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儒学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有五个原因:一是孔子把“家庭”作为培育其“仁”学的土壤,具有广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基础.二是以温情作为基调,使儒学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三是把儒学依附于政治,依靠统治阶级而成为统治中国的思想文化.四是儒家主张入世、进取,鼓吹“学而优则仕”,为“士”这一阶层提供了实现政治抱负和获得物质利益的途径,成为读书人首选的学说.五是道家和佛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通过“儒道互补”、“儒与庄禅互补”而求得社会心理平衡,买质上帮助了儒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及装饰风格深深植根于以儒道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精神土壤里;现代室内设计也积极汲取儒家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尚中之道,以及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文化精神,巧妙地调动色彩、空间、材料等因素,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空间造型。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来说,儒道文化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入世观点使得绘画担负起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但过于强调社会功能,束缚了艺术自身的发展,而道家的强调自由客观上则有助于冲淡前者对文艺束缚的一面,因此,从深层意义上说,传统人物画受到儒道思想合流互补的影响,结果便形成了自身特殊性的写实性.  相似文献   

15.
孔子形象的转变是学术发展变迁的缩影。汉魏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以《淮南子》和王弼最为典型,他们认识的孔子形象经历了从"体道者"到"体无的圣人"的转变过程。"体道者"形象,表现了汉初道家对"内圣外王"的追求,而"体无的圣人"集中展现了汉魏之际道家学者对"道"的全新认识。这种转变,反映着道家学术走向义理探讨的发展趋势,也是道家学派一直以来对统合儒道努力尝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弼以道家的自然人性观为基础,认为"性"本朴实,混沌而无善恶;同时在情的问题上主张情分善恶.情的"善恶双遣"是性的朴实被破坏的结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性即是情,情即是性.王弼用一种体用合一的方法论将性和情统一起来,其中有道家的"动"、"静"、"无"等概念,也有儒家的"阴"、"阳"、"善"、"恶"等概念,比较成功地在人性论上达到了儒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人性问题上,儒、墨、道、法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形成了各自完善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先秦儒家孔子的"性相近"说、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墨家"素丝说"、道家老庄的人性顺应自然说和法家的人性好利说,虽各有千秋,但还是为其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荀子天人观的最终指向于"天人合一",它既不同于孔孟传统儒家的"天人一体"说,也不同于老庄道家的"自然无为"说,而主要是对儒道两家的批判与融合得出的结论;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三者都讲"天人合一",但怎样实现"合一",他们各自实现的理路却不同.荀子的天人合一观,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为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思想体系完备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设计观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对“善”、对“礼”的重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设计的出发点。道家的设计观是摒弃人内心的欲望,顺从自然;否定一切的规定,要人们回到原始的、无争的状态之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避免儒道两家设计观冲突的办法便是“竞合”。道家的设计观点必须建立在儒家“规定”的大厦之上,对于人类、对于设计本身才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20.
道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儒家和道家都有对于道的诠释和体悟。而且它们对于道都作出了许多不同的诠释和理解。这中间可能会有某些相通的地方,当然也会有很多差异的地方存在,它们对于道都给予了许多诠释和理解。不同哲学家给予道的诠释和理解也是不同的,文章分别阐述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和道家的老子、庄子对于道的诠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