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标题“我行,你也行”是借用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斯的话。哈里斯在同名著作中提出,多数人到三岁时都会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我不行——你行”。这种缺乏自信心的人生态度,严重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因此,作者告诫人们,应该努力建立“你行——我也行”的自信心理。本文试图运用这一理论,阐述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和心理规律,阐述作文训练中一些行为操作的心理依据。文中的“我行”之“我”,既指教师,也指学  相似文献   

2.
白秋力 《成才之路》2014,(12):30-30
北京光明小学教给学生的八句“我能行”是这样说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相似文献   

3.
崇文区光明小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通过“我能行”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光明小学与北师大共同进行“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的探索,研究小学儿童学习与心理健康发展等课题。1996年提出了“我能行”教育。围绕着“我能行”教育,在不同时期先后提出了“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能正视‘不行’也是  相似文献   

4.
怎样培养幼年子女的自信心文/方明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这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证明了的。持这种认识的家长一般能比较放手地培养孩子,并经常会说:“孩子,你行!”幼儿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专制型家庭,孩子缺乏自信专制型家庭的主要特点是父母威信占绝对地位,孩子完全按父母的意志生活。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孩子稍有差错便指责“你怎么总是这样?”“你怎么老是没耳朵呢?”常用“不能怎样、应该怎样”等词语来教育孩子,且目光挑剔。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我什么都不会”、“我一样都不行”  相似文献   

6.
-对孩子有错必究,有损于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受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都很低。如果他们受到的总是训斥、批评,自尊心就会受损,自信心就会动摇。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会”的自我否定的心理定势。2-对孩子有错必究会堵塞了儿童的学习途径。对幼儿来说,尝试练习是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必由之路。即使是错误的尝试,也会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如果家长过于干涉孩子的活动,这也不准那也不行,这也不对那也错,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和大脑,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探索的自由、权利,不利…  相似文献   

7.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自己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一曲朝气蓬勃的“我能行”之歌在光明小学回荡。2007年5月29日,“‘我能行’:教育与新课程同行”活动在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举行,这是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典型案例系列研讨会的第一站,而这首歌正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也体现了光明小学“我能行”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对人的行为和态度有重要影响。自卑感普遍存在于儿童之中,人的正常发展是通过不断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来实现的。父母如果强行要求孩子回避来客,将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一种不平等的、被忽略的感觉,久而久之,很可能在孩子心中沉淀出一个观念:我只是小孩子,我是参与不了大人之间的事情的,我不行,你行。这无疑是在不自觉地强化孩子的自卑感。其实,孩子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民主、友好、平等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  相似文献   

9.
从有些父母的角度来看,不让孩子做事情,是呵护孩子的一种表现。他们会对孩子说“:不行,你别做了。”父母说这些话的意思可能有:你还小,还不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用做;你做不好这件事,别捣乱了,等等。可是他们没想到,孩子经常听到“不行,你别做了”之类的话会渐渐变得胆小懦弱,因为“不行,你别做了”这种反向的负信息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消减了一分自信,就增添了一分自卑;剥夺了一分自然,就强加了一分呆滞。当自信、自然和自尊都被吞噬之后,生命的灵性之根也就折断了。每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孩子最渴望的是得到父母的认可和…  相似文献   

10.
当你听到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 “是的,他蛮棒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会觉得有点自夸,所以你就回答说:“哪里,我那孩子不行!”或“唉!他功课糟透了……”等等。你如果这么说,会打击到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自暴自弃,而真的变成笨孩子或坏孩子。举个实例:曾经有位家长来和我探讨过他那五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的问题,后来我就是找那个学生来谈话,令我吃惊的是,那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我觉得很奇怪,便去问他的母亲,原来是他母亲常在别人面前自谦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  相似文献   

11.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受挫折不行,锻炼准能行;  相似文献   

12.
王松梅 《山东教育》2002,(27):61-61
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他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里,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此,家长要理智地对待,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矛盾。事实上,许多孩子能够自行解决他们之间出现的矛盾。如,你的孩子玩的一种汽车玩具,别的孩子也想玩,他不给,这时,那个小朋友可能会因得不到玩具而难过得哭,嘴里还会不停地说:“你不给我玩,我要走了,不跟你玩了。”这时,你的孩子会慢慢地说:“你不要走,我给你玩还不行吗?”这样,矛盾也就很顺利地解决了。然而,在孩子的交际世界里,孩…  相似文献   

13.
智言慧语     
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它们。——《玻璃樽》用;开心,就算只能活几天也足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够!一半人的快乐。——《月光宝盒》——《爱玛》只要你说我行,就算全天下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的人都说我不行,我也不在乎!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大内密探零零发》——《四根羽毛》我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不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苦。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会亲——《天堂电影院》手拿回来。我觉得生命是最重要的,所——《英雄本色》以在我心里,没有事情是解决不我要你…  相似文献   

14.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个都不会?”“你这个小笨蛋!”“我家孩子就是笨了点!”家长不妨反省一下:我是否经常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我是否总在有意无意之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你差,你不行”。我们发现,在下面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父母会对孩子说“笨”“不行”之类的话:当孩  相似文献   

15.
我能行!     
赵文娟 《班主任》2012,(4):38-38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那边行,我在这边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  相似文献   

16.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和家长的交流中,听到不少这样的问话:“老师,你说我那孩子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点什么事,他总是说:‘我不行’或者说‘我不会’。”。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自信起来呢?这些家长的共同点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曾想过:“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孩子的不自信的根源是家长过分不信任或挑剔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笨”。由于这种孩子在刚入学时理解、接受能力差一点,家长就以为孩子“笨”,没有出息,并经常以“你真笨”来责怪他。又因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渐渐地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笨”了。孩子一旦形成了“我笨”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就必然缺乏进取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在决定人的发展与成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行为、感情,甚至才能经常受着自我意识的支配。你把自己想像成哪种类型的人,就会不自觉的按照那种类型人的特…  相似文献   

19.
一 四岁是大孩子吗?我儿子说——“我是男子汉了!”我老妈说——“孩子还小。”大和小的概念真的很难设定,但是有一点却是意味深长——小眼睛里也透析着一个神秘的大世界哦!二 遭遇小偷在一个悲惨的周末,当一切的和谐被可耻的小偷打破——“妈妈,你别哭了,你一哭我的天线宝宝就叫[那是一个声控玩具]。你不是对我说过大孩子不哭的吗!”“这一带人很杂,小偷很多,下次要当心。”“警察叔叔”安慰我。  相似文献   

20.
威胁说不会再爱他“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再爱你了。”这种威胁通常不能实现。因为孩子很清楚这是谎话。欺骗孩子一次,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会认为你是个爱说谎的人。这样说会好得多:“我很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喜欢。”听之任之“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无所谓。”感觉到你们的漠不关心时,孩子马上会检验:“它”是不是真的。孩子在等待着,你们的指责是否会随之而来。因此,最好用朋友关系取代你们的漠不关心,哪怕是他的行为让你们很不满意。娇惯孩子“我可以自己做这些,我的孩子现在还做不了这些。”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