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求身体,而且还要求其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因此,如何在中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3.
褚真 《小学生》2013,(3):65-65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融人体育教育教学之中,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作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可以强化学生能力提高和终身体育原动力逐渐的形成,特别是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锲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现从几个方面谈谈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全面。现代健康概念已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许多中专学校的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议事日程,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波 《小学校长》2006,(6):45-46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隶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9.
万志强 《考试周刊》2011,(71):153-154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身体锻炼、体育保健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以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丁淑宁 《考试周刊》2012,(89):178-178
谈到健康.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其实,这两个方面的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并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身体锻炼、体育保健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以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在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等,用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会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师也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此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此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具有群体性、竞争性、娱乐性、释放性、健身性等特性,对人的机体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健康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作为课程学习目标,全面的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论述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耀东 《考试周刊》2014,(22):106-107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实施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使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小平 《广西教育》2014,(9):127-127
心理健康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二是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周丽英 《教学与管理》2009,(12):108-109
现代学校体育主要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学功能、教育学功能、社会学功能,其中体育的生物学功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体质基础。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体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家长、老师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