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更加强调感受和欣赏,建议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表现和创造不做过多干预,不强加意愿,并能适时适度给予支持与帮助。《指南》指出,音乐教育要呵护、尊重幼儿的天性,其价值核心不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  相似文献   

2.
座位风波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基于《指南》,并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审视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的价值。”歌唱活动游戏化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歌唱活动需要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贯穿于活动中,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目标及小班幼儿社会学习方式,教师以角色游戏为切入点,提出在游戏中发展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游戏前的模仿同化、游戏中的实践体验、游戏后的回忆强化,并依托案例分析讨论了上述策略的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5.
张洁 《天津教育》2022,(4):56-57
自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沿着《指南》所倡导的"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与理念,多年来围绕游戏环境的创设、支持幼儿游戏自主性策略、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游戏课程化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践研究、审慎思考和完善调整.在研究中,努力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  相似文献   

6.
将《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相结合,即教师需要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重视游戏和生活所存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得音乐教学活动向游戏化方向发展,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唱歌、跳舞、玩耍、敲打乐器等游戏方式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学科的魅力,寓教于乐,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园运动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从运动环境游戏化、运动内容游戏化、运动策略游戏化、运动评价游戏化等方面探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运动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8.
谢海兰 《考试周刊》2024,(19):157-16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游戏活动环境,结合幼儿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符合幼儿需求,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可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围绕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的重要性、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文章通过分析教师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观察幼儿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走进园本教研,制订观察评鉴幼儿的策略:正确领会与理解《指南》理念;把《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框架;明确教师观察幼儿的程序;客观、真实地观察与了解幼儿;幼儿学习品质要素分析;反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洁 《天津教育》2022,(10):56-57
<正>自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沿着《指南》所倡导的“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与理念,多年来围绕游戏环境的创设、支持幼儿游戏自主性策略、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游戏课程化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践研究、审慎思考和完善调整。在研究中,努力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儿童视角的游戏生活的机会,并通过观察、识别、共同反思与下一步的计划,回应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兴趣,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园开展"自由角色区"游戏,通过创设丰富可选的游戏环境,关注解读幼儿需要,在游戏中探索呵护和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可见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音乐教育又是幼儿园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好地实施艺术教育呢?我们提出了"生活化游戏策略",它很好地将游戏与音乐有效地融合起来,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3):165-166
自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更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践行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本文尝试着从观察并追随幼儿经验,走进课程游戏化;进而去预见并推动幼儿的经验表现,积极利用游戏实践课程;再有是在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经验创新下,努力形成游戏化的课程文化,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现的,教师要以《指南》为依据去创设活动区环境。通过对《指南》的实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针对性地思考怎样的材料投放将诱发幼儿游戏行为,思考如何在观察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介入幼儿的游戏,并以《指南》为抓手推进幼儿的发展。在《指南》的实践背景下如何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一项专业基本功,它既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又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幼儿园打击乐音乐活动游戏化深度的研究少之又少,能够应用在教学中的游戏化策略更是罕见,本文介绍了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打击乐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方向出发,从创设情境、自制自选自拟乐器、调动经验三个方面分别提出适合幼儿园打击乐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这些游戏化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游戏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刺激幼儿主动地投入到打击乐音乐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作为幼儿最根本的内在需要、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有趣纸箱变变变"的自主性区域活动为出发点,思考如何依据《指南》有效地支持和帮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需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教育要充分发挥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为孩子营造生动、有趣的教育环境。如今,游戏化教学理念已经在幼儿教育中广泛渗透,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来体现游戏化的核心内涵。站在幼儿创意美术的角度,探讨了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晓红 《教师》2019,(13):97-9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活动应当避免和防止“小学化”,并为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建议。幼儿教育活动应当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文章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分析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以及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秀琼  陈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186+188-186,188
音乐教学游戏化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一种,它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在能力上学会自发主动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本文从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调研入手,探讨了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深入学习,教师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中投放更多有效的低结构材料。以往,在游戏前教师往往已经将玩法和规则都做好预设,不仅剥夺了幼儿自我探索游戏玩法的机会,也使游戏变味。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能使区域活动更加开放、富有活力,并能更好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