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53-59
"端"是先秦时期出现的副词,最初因与"专"通假而出现"特意"义副词用法。东汉时由"端正"义形容词"端"发展出表"适值"义的情状副词"端2"。南北朝时期,表"果真"义的"端3"和"究竟"义的"端4"均已萌芽,到了宋代使用广泛。元明之后,"端"的所有副词用法均逐渐减少。副词"端"各类用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显示了汉语语义发展的某些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2.
冯璠 《滨州学院学报》2017,(3):75-78,84
语气副词"大概"在宋代已产生,它的产生经历了"定中短语→名词→语气副词"这一演化过程,即"大概"先由定中短语词汇化为名词,此后又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由于韵律制约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定中短语"大概"大约在唐末被重新分析为名词。在谓语前这一句法位置、较强的主观性、较高的使用频率等动因的作用下,"大概"的语义逐渐抽象和泛化,"大概"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大概"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和重新分析。宋代以来,"大概"的副词用法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大概"的主要用法。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其语法功能可分属不同类别.在清人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将"的用法有:做名词语素、动词、介词、副词、助词.  相似文献   

4.
近年高考对关联词why的考查十分频繁,备考时同学们要对why的用法熟练掌握,知道"为什么"。why的基本用法是用作连接副词、关系副词和疑问副词,还可构成搭配。一、用作连接副词用来引导名词性从句,起连接作用,有一定意义,表示原因,充当句子的成分。根据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引导: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朝""夕"常用作名词,二者并列连用为名词短语,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时日,光阴"义,也可指"非常短的时间"。唐代时,"朝夕"虚化为副词,表示"时时,常常",其副词用法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而"日夕"也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把"是一个常用的数量结构,但在现代汉语中,它还可以充当副词,用来修饰动作用时之短、速度之快.研究发现,"一把"的这种副词用法是由其数量结构的用法经过非范畴化认知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谢奎金 《高中生》2011,(11):39-39
近年高考对关联词why的考查十分频繁,备考时同学们要对why的用法熟练掌握,知道“为什么”。why的基本用法是用作连接副词、关系副词和疑问副词,还可构成搭配。  相似文献   

8.
东北汉话方言中的副词除跟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副词用法相同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特别是作程度副词的"老、贼、死、可"等,更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本文就以其为个案进行其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许多英语学习者对于the的错误理解 ,形容词比较级前the的用法有三种情况 ,the不仅可从用作定冠词 ,还可用作副词 (指示副词或连接副词 )。  相似文献   

10.
日语和日语都有副词,但用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从日汉副词的修饰对象上看,汉语和日语的副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该文以汉语的"更"和日语「もっと」为例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衡》中"审"、"竟"、"正"三个语气副词用法多样,它们至少都能用于两种以上的句式中,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本文对它们在《论衡》(也有一些例句见于其他文献)中的用法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试析它们用法多样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谈谈形容词比较级前用THE的三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英语学习对于the的错误理解,形容词比较级前the的用法有三种情况,the不仅可从用作定冠词,还可用作副词(指示副词或连接副词)。  相似文献   

13.
历时演化平面上,"莫非"有两条演化路径。路径1: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副词"非">范围副词。魏晋南北朝,统括副词形成;宋代,限定副词出现。本路径的词用频逐渐降低并于现代消亡。路径2:揣测副词"莫"+否定副词"非">揣测副词>反诘副词。元代,揣测副词形成;清代,反诘副词形成。本路径的词用频呈基本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现行教材在对"相"的解释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孔雀东南飞>为例,探讨"相"的用法."相"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副词,大部分用作指代性副词,相当于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情态副词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主观认识;关系副词是指对两个句子或小句有某种连接作用的副词;情态副词中也有表示关系的小类,关系类情态副词既能够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态度,也可以表示小句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类似连词的用法,说明副词的内部分类和外部分界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楚辞》的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指代性副词及谦敬副词,绝大多数都能代表其在先秦时的主要意义与用法,其中还有一些词为先秦所不常用、少有或罕见。《楚辞》的副词研究不仅对于先秦常用副词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先秦非常用副词的研究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安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美、扎、能、太、很、冷、蛮、生"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有很大差异.本文将着重分析这几个程度副词的特殊用法并归纳其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怪"最早是形容词,释义为"罕见的,奇异的",主要在句中作谓语和状语。在句法位置改变、词义变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怪"在明代发展出程度副词用法,表示"很,非常"义,在句中作状语。随着使用频率不断上升,程度副词"怪"在清代发展成熟。主观性增强和隐喻是"怪"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试析副词"稍微"和"有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稍微"和"有点"都属于低量级的程度副词,但由于"稍微"是相对程度副词,"有点"是绝对程度副词,所以二者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与"稍微"和"有点"搭配的形容词和动词及动词性词组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稍微"可用于祈使句和比较句,但不能单独成句,"有点"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20.
"然"是一个比较常见常用的字.在现代汉语中,有"对,不错"、"副词、形容词后缀"等几种意义形式.在古代汉语中,"然"的意义更加复杂,条目众多,用法比较灵活,所属词性也庞杂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