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世致用是儒家思想的传统命题,清代先后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经世致用高潮,其中道成年闯经世致用思潮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出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趋势,这是鸦片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一部分经世派们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既承袭着儒学经世的传统,同时又孕育着近代思想启蒙的因子,他们成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化转化的先行者。最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体用观也就必然成为道成年间经世致用学说的合理归宿。  相似文献   

2.
颜之推在批判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教育的基础上,扬弃了儒家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了六品实用人才观、劳动教育观、辩证杂艺观、专攻一事观等深刻思想,其徳艺周厚、艺不役人、博闻执一等理念至今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颜之推在批判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教育的基础上,扬弃了儒家"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了六品实用人才观、劳动教育观、辩证杂艺观、专攻一事观等深刻思想,其徳艺周厚、艺不役人、博闻执一等理念至今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吴志杰 《教师》2016,(5):52-53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也是晚清时代以林则徐、龚自珍为代表的"睁眼看世界"的开明知识分子之一。文章重点分析了魏源的"经世致用"观的基本内容,并且从两个方面论证了魏源"经世致用"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论吕思勉“经世致用”的史学观与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学、新史学、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吕思勉先生“经世致用”史学观的理论基础。“研究学问,为当世效实用”、“讴歌进化,寄希望于未来”是吕氏“经世致用”的两大特征。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时论性文章,倡言社会改革,在学校建设和改革、饮食革命、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实践观提出了实践活动是劳动的思想,指出了实践具有中介性,阐述了实践的现实性等观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孙嘉淦政治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士出身的孙嘉淦,历经康、雍、乾三朝,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是清朝前期较有影响的政治家,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和熏陶。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切合实际的统治思想.即“不敢自是”的君主观;“经世致用”的人才观;“八约自诫”的中庸观;“形而上学”的社会发展观。从他的整体思想来看,他是一位典型的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的人物,他的思想中常常进发出创新和务实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经世致用思想是“宁波商帮”大面积活跃的深层次化基凶。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明清时期的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对宋明理学流弊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不仅要提倡学术思想的经世致用,而且还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主张“切于民用”的手工业和商品流通,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成为“宁波商帮”创业精神的源头,也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洋务思潮与王船山政治思想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脉相承。洋务思潮汲取了船山经世致用论、西学中源说、体用论、变法观、尊王攘夷论的思想精华,摈弃了船山政治思想的一些糟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近代资产阶级色彩的启蒙思潮。  相似文献   

10.
《廿二史札记》经世致用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著名的史考专著 ,它以其鲜明的经世致用特色流传于世。本文从观盛衰、明教训、察外国、索规律等几个方面 ,以最明显的史实阐释其经世致用的特点。这也是赵氏《廿二史札记》一书独树一帜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