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看中国省级卫视定位之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溪 《东南传播》2011,(7):33-36
从2004年建立中国公信特色的综合频道,到2009年首次定位“中国红”,打造英雄品牌,再到2011年改版成为“我爱中国红”总体定位下的“红色频道”,重庆卫视历经七年改版,频道定位终于阶段性落地.本文试图以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的历史定位为由头,通过细数重庆卫视七年变迁,观照中国其他主要省级卫视的定位变幻,以全景呈现中国电...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投入精锐力量,全力策划,于今年7月隆重推出了大型广播电视行动“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它是目前为止全国卫视当中惟一举办的一个红色大型广播电视行动。《追寻中国红》团队从7月9日开始踩点,8月10日出发,到9月24日上午在重庆红岩魂广场举行凯旋仪式,  相似文献   

3.
张艳  张春霞 《新闻世界》2012,(1):168-169
红色文化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世纪之交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发展热潮。作为红色城市之一的重庆,以红岩精神为主要内容,也掀起了以“唱读讲传”为主要形式的红色文化发展热。本文在分析红色文化的概念、历史表现形态、社会价值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全国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认为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历史积淀以及民间自发与官方主导相结合的双重传播模式等是影响重庆红色文化发展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拓展,凝聚了独特、隽永的文化内涵,给江西卫视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传播与创新。在传播事业日益发达、全球化发展继续深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江西卫视应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定位与品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回归 改革的突破——为我国第一个公益频道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宣布改版,实施“一不二减三增”:不播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包节目播出量;增加公益广告片、城市宣传片和一系列自办新闻、红色文化节目,力争成为“省级第一红色频道”。重庆卫视的“大变脸”引发了业界的广泛争议,有人“拍手叫好”。认为此举实现了我国电视运营从商业化向公益化的转变;也有人“心生质疑”,认为此举是心血来潮,难以持续。但是,不管改版的结果如何,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都是中国开办公共电视台的一次实践探索,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精神瑰宝,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山区人民无私奉献、忠于党、忠于国家的精神丰碑,是齐鲁文化重要又独特的组成部分.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维护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人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编码方式需与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态度与偏好等密切结合.当前,沂蒙红色文化面临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为叙事方式的刻板化和模式化.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突破点,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直播、论坛等平台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宽广的时空领域.  相似文献   

7.
受众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归宿,他们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红色文化传播中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受众意识”和构建多元化受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媒体代表:重庆卫视关键词:红色经典创新点:独树一帜主打承载主流价值观的英雄品牌,弘扬重庆红色主流文化,并在红色文化中融入时尚元素。  相似文献   

9.
管仕延 《大观周刊》2012,(4):34-34,36
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选择包括:以多种形式开发生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以“红段子”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渗透人们的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形式多样的红歌会唱响时代主题,传播红色精神;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珊娜 《新闻世界》2013,(4):295-297
本文通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受众中接受程度调查为基础,分析以“红歌会”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程度较低的原因。并从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红色会》与同类节目作比较分析,得出“红歌会”在青年大学生中增强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该节目以及相关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月枝 《新闻大学》2011,(3):1-13,24
本文以重庆卫视的去商业化改革和“红色文化”建设尝试为契机,讨论社会主义媒体公共性和文化建设的问题.如果改革初期的思想解放冲破的是对媒体商业化的意识形态羁绊,那么,在商业化媒体所同构的消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关系面临深刻危机的今天,我们需要冲破的是市场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教条和把西方媒体模式自然化、去历史化...  相似文献   

12.
由江西卫视主持发起的两届“红歌会”比赛,以规范的歌唱比赛赛制在业余歌手中进行选拔,借助江西卫视的广泛传播力,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学红歌、唱红歌、宣传红歌的热潮。其反响之强烈、受众之广、影响之大,不亚于“超级女声”和“超级男声”。在红色时代似乎远去,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红歌会”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红色场馆作为传承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对外传播的有效构建将有助于我国外宣形象的国际展演,是实现国家形象突围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红色场馆的概念及功能定位,结合对iChongqing官网2018年6月-2022年3月共258份有关重庆红色场馆的报道进行量化研究与内容分析,探讨红色场馆外宣传播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从多元化发展重庆红色场馆IP、深度挖掘全市红色场馆资源、基于“传联”视角建立与用户的联系等方面为重庆红色场馆的对外传播提出优化之策,以期发挥好红色场馆资源传播地方城市内涵,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敬、可爱的立体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打造品牌栏目、突出频道特色是全国各大省级卫视竞争的核心.河南卫视提出“文化卫视”的发展战略并精心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四档文化类节目,在品牌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文化卫视”必须正确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发展危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具有凝聚共识、谋求认同的重要意义。作为红色文化载体和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文化场馆作为传播的优势应得到充分重视。源自博物馆和艺术领域的策展及策展人与红色文化场馆传播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当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红色文化策展传播可通过“以叙事建构意义”“以对话谋求认同”“以仪式激发共鸣”“以技术浸润情感”等路径来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楚丹阳 《今传媒》2023,(9):107-11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演绎,线上、线下的“破圈”传播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赋新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场景建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意蕴风格和“破圈”传播上的赋新之道,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8.
重庆卫视分别于2011年1月和3月两次进行改版.与改版前相比,改版后的重庆卫视表现出如下特点:在资金来源上,由商业广告收入为主转向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内容编排上,自上而下传播"红色"与公益内容,塑造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和传播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强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意识、树立红色文化的营销传播观念、尊重红色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人群逐渐壮大,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网络化”日益高涨的发展趋势,高校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凸显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结合网络时代背景,分析了网络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网络语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