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青 《福建教育》2007,(10):50-50
传统的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六重六轻”:重数量,轻质量;重知识,轻思维:重规范,轻多样;重学科,轻综合;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创新。我们应当抓住课改契机,转变作业观念,改革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一提到作业(或练习),我们总认为:作业是例题的重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机械反复与巩固,于是作业便只有“千人一面”的要求和“千篇一律”的答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设计作业、设计什么样的作业显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4.
顾强 《吉林教育》2006,(5):22-23
作业是学生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业依然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机械重复太多。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加之应试的指向,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学生的能力也就越高。学生在常  相似文献   

5.
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式的语文作业会抹杀学生的天性和个性。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作业重"量"轻"趣"、重"知识"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现状,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宋强 《广西教育》2009,(28):53-5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教师更加注重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创新,而作为教学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目前初中地理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复抄写,机械训练;重学科作业,轻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方法指导不够,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不足;重作业布置,轻作业评价,效率不高;重统一规格,轻分层设置,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7.
宋强 《广西教育》2009,(29):53-5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教师更加注重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创新,而作为教学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目前初中地理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复抄写,机械训练;重学科作业,轻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方法指导不够,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不足;重作业布置,轻作业评价,效率不高;重统一规格,轻分层设置,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作业视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将其功能定位在“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学生每天在题海中挣扎、在题山中爬坡,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而且阻碍了潜能的发展。如作业布置随意,缺乏指导;作业题型单一,死板教条;作业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作业内容封闭,枯燥乏味等。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以单调、机械的抄写、背诵为主。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导致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日渐减退,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王建强 《四川教育》2005,(10):19-22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学生进学校学习就是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作业的功能就是巩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这种认识的着眼点是“固化”的知识而非鲜活的人,自然地,作业陷入了“多统一,少选择,多重复,少创新,多书面,少实践”的局面,学生身陷“题海”,沦为“做题机器”,苦不堪言。作业应有的功能是什么?实现作业功能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怎样在保证基本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快乐因子”,适应个性需要的“营养餐”和生命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疲于应付的“苦差事”?为此,本刊特邀三位业内人士前来为教师“支招”,并通过“观点连线”辑录了部分鲜活观点,期望以此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共同来探寻作业“轻负高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且枯燥重复,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毫无激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实破口,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作业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精心设计的探究性作业,不仅能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起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一浩 《考试周刊》2012,(76):41-41
语文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教师更多注重为考试而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单调、内容乏味、机械重复,已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它抹杀了孩子的个性与天性,对学生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富有个性的作业新形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绽放新的活力,焕发生命的异彩。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现代教学》2016,(Z1):143-144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续和补充,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活动形式。传统的化学作业以教师为主导,重知识、重结果、重教师主导、重群体考察,轻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高中生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品质等,都可能通过学习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潜能。改善作业设计,以学生为本,创设生活化作业、思维型作业、探究性作业、主题式作业等多种作业类型,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辅导员》2010,(22):32-32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认识的偏狭导致作业陷入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长期在笔与纸的机械磨擦中,消钝了学习热情,衰减了学习灵性,遏制了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探索和实践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等问题,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地是非常必要的。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业的定位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着眼能力习惯养成、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5.
程金枝 《考试周刊》2010,(49):53-54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理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而长期以来,众多语文教师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消减了语文学习的灵性,遏制了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理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是与如火如荼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同的是,作业改革的步子不大,至今学生的作业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为了所谓的"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在长期的笔与纸的机械摩擦中,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遏制了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空中楼阁。由此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只会做,不会用,知识只是存在于记忆仓库的一种物品。同时,统一而单调的作业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体差异。新课程呼唤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业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英语作业的布置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同,对于同样的内容其学习速度和掌握知识所需的时间不同。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作业的改革。布置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实施分层布置,让作业真正“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促进自主学习延伸的重要环节。落实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作业巩固知识、塑造思维、塑造个性、反馈优化等功能。“探究式”作业设计着眼于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设计表征性探究作业、综合性探究作业、模型性探究作业、实践性探究作业、合作性探究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情况 :某学生因作业太多而挑灯夜战 ,某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某学生因作业出错而受惩罚 ,甚至有的学生因作业多而逃学、离家出走。分析小学生的作业 ,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1 .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 ,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更有甚者 ,给家长留作业 ,请家长仿“××试卷”照猫画虎。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及探索型、开放型的题目。2 .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一留作业就是让学生机械地做、算 ,很少布置举实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学作业只是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也仅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六重六轻":重数量,轻质量;重知识,轻思维;重规范,轻多样;重学科,轻花样;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创新。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数学作业应成为学生走向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