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种学科特点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化学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展开,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获取知识”为主转为以“探究知识”为主,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转…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组织与课堂教学模式。“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是实现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整合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此项改革使零散的课程得到整合,课堂更富生机,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为基础教育培养适用数学师资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自己的艺术教育实际,从创新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延伸、丰富课外艺术教育形式三个方面对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验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形式之一,其“师徒相承、心口相授”的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早已成为完成起高技能性实践课程的精典范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新型的教师,新型教师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为适应新型教育的需要,高师声乐教育模式在保持原有“一对一”的前提下,又创新了“一对多”、“多对一”等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育人”观念也得到根本性转变:由过去“教会学生”转变为“学生会教”,着眼于基础教育,目标于师范性,要求学生“站稳讲台,兼顾舞台”。本文主要论述,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对高师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教学内容,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实施教师“研究性的教”与学生“研究性的学”,研究性学习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院校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师范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师课堂教学必须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先导、实践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重构、高校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3个方面论述高师课堂如何实现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主的教育。应在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地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全实践”理念下,文章对实践教学从课堂教学和教育见习、实习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师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院校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师范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从高师课堂教学必须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先导、实践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重构、高校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3个方面论述高师课堂如何实现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阶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初级阶段.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现代认知学的基本规律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观点,我们创建了“问题——探究——评议——总结”的模式去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0.
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根本目标是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从学科教学角度看,进行学科渗透,主要是运用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即“以心促教”,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的。从心理素质教育角度看,学科教学既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又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行学科渗透,既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活动情境.指导他们把获得的知识加以迁移运用,促进学生“习与性成”,又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干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健全心理素质,即“以教育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