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夜郎 《上海集邮》2010,(3):39-41
海关日戳本是清末海关用于收发文件和在账单票据上使用的业务戳记,在海关试办邮政之后兼作邮局用戳,大致使用期限为1875至1897年国家邮政开办,此后仍有少量行用。相关研究资料很多,较知名而系统的有孙君毅《清代邮戳志》(1984年出版)、张恺升《中国邮戳史》(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张目)、台湾邮文联谊会《海关日戳》(2008年出版,以下简称台目)、英NPadget《中国邮戳》(1978年出版)以及英国Roseway爵士《海关大小龙票邮戳研究》(1955年7月出版的美国《中国飞箭号》第19卷第4、5期合刊)等。  相似文献   

2.
金喜旺 《收藏》2008,(5):135-136
中国各个时期的火车邮局戳(简称火车邮戳)是伴随着火车邮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办公印章,它忠实地记录着火车邮政各个时期的历史概况。由于中国邮政历史的特殊性,在中国出现的火车邮戳大致可分为海关、清代、民国、新中国阴个时期。现仪将前三个时期火车邮戳的款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君毅先生《清代邮戳志》第七章“干支戳”中记称:“双线戳最早见山东周村甲辰二月廿八日,奉天二月廿九日,北京和浙江余姚申辰四月。” 如图是一件上海本埠实寄封的背面,正面贴伦敦版蟠龙半分邮票一枚,销“江苏/上海/甲辰三月一日”双线三格式干支戳,背面有同样一戳,并有“江苏/高昌庙/甲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孙君毅先生所著《清代邮戳志》第272页编号(39)戳上“四九”数字是车次吗?是否还有“五○”戳呢?为什么这枚戳上除“四九”二字都是英文呢? 河北·马健仁  相似文献   

5.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6.
金泽 《上海集邮》2001,(2):35-35
英国人赫德是近代中国海关史、邮政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1866年海关兼办邮运,1878年海关试办邮政,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开办国家邮政,1911年5月28日邮传部正式接管邮政,都与赫德有直接的关系。1999年出版的《中国集邮史》是这样评价的:“中国从古老的邮驿制迈向近代邮政的开端时刻,英国人赫德无疑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台湾在1985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由英国研究香港邮政史专家E.W.Proud先生编撰的《香港邮史、邮戳参考书》出版。全书含六章,1100余页, 详述香港历史、邮史、邮费变革、邮政总局及各分局史、海上拣信以及流动邮局史、商埠邮局史等。其中香港邮政分局史部分,有多幅古老分局旧照片,极为难得。该书为精装,每册定价65英镑。  相似文献   

8.
本期封面刊登的为丙午年(1906年)南京寄扬州的中式红条信封,正面贴蟠龙红2分一枚,盖有红色“花牌楼/邮政分局”长方戳和黑色南京“丙午十月廿七”汉英腰框戳各一个,背面到达戳为江苏扬州府“丙午十月廿九”全汉文腰框戳。 腰框式干支戳分全汉、汉英、英汉三种形式,其中汉英腰框戳较为少见。据孙君毅《清代邮戳志》记载,  相似文献   

9.
京福电脑火车邮戳是电脑打印机打印在路单上的邮戳,也是电子邮戳的一种。京福火车邮局1997年4月1日起经由皖赣线运行(北京——福州45/46次列车),全程2334公里,北京押运。笔者收集的10枚京福电脑火车邮戳。图1为2号戳,格式四行:第一行标注“京福火车”,第二行年、月、日,第三行时、分、秒,第四行派押局。图2为京福火车邮局的其他9枚电脑火车邮戳式样。  相似文献   

10.
在1897年清代成立国家邮政之初,出现了一小批刻有英文“帝国邮政局”(IMPERIAL POST OFFFICE)的邮戳,其中大部分是椭圆形带日期的邮戳,分全部英文和中英文合璧两种型式,但吴城邮政局戳形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9日是第33届世界邮政日,各地纷纷刻制纪念邮戳和宣传戳呈一组绚烂的邮花。上海刻用带宣传戳的试机邮资机戳,加盖在邮件空白处,颇具特色的是:左部宣传戳为上弧下横形文字“庆祝第33届世界邮政日/邮政一帮您拓展新天地”;日戳与邮资戳之间有三竖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中华邮政在部分省区曾使用过一种邮件“查验无损”戳。因其使用时间较短、社会留存量太少,各种集邮词典都未见收录,只在张恺升《中国邮戳史》中才有记载。最近笔者有幸从拙藏古封中发现了两件(图1、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实寄封是1902年阴历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9日)从江西进贤寄到浙江绍兴,正面贴带右格边的蟠龙1分票,以[南昌/邮政局]长方戳盖销(戳同孙君毅先生《清代邮戳志》190页图14,此书以下简称《孙志》)。背面有邮戳6个:红色[南昌/肆]信柜戳(《孙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刻有“69津京邮政车”字样的戳,是中国第一枚火车邮戳吗?方形戳是何年刻制的?带有日期的火车邮戳出现在何年? 青海·何基业  相似文献   

15.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3):70-71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年春节在二月中旬,所以第3期的编辑工作在年前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在整理这一期戳趣园的稿子时,发现不少有时效性的戳还是岁末年初的,不过,邮戳记录事件,什么时候都不晚。先给大家奉上一套“大戳”,这是2月16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推出的“山东邮政戊戌年春节拜年纪念邮戳”(图1),一套20枚,“大戳”之称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6.
翻开法国邮政的不定期集邮公报“PHIL-INFO”,总能看到一些宣传邮戳的戳样。法国的宣传邮戳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法国邮政每年启用300余种宣传邮戳,这些邮戳有统一的规格,为长方形,图案50×20毫米,左下角为使用邮局名。宣传邮戳由中央邮政统一审批、刻制,然后发至一个基层邮局使用,可以用来盖销邮票。邮戳启用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多就向邮  相似文献   

17.
5.各种有机盖邮戳或电脑邮戳、条码的邮件 目前,传统的手盖邮政日戳虽尚在各国和地区的邮政部门中使用,而型号各异的机盖邮政日戳也日益增多,并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专用盖戳机或带宣传戳的机盖邮政日戳已相当普遍。过去,传统的机盖邮戳多由邮政日戳和水波纹线两部分组成。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使用高速销票盖戳机,常在邮政日戳和水波纹线之间加一个宣传戳,或直接用宣传戳取代水波纹线进行销票。宣传戳的内容极为广泛。带宣传戳的机盖邮政日戳之增多,不仅产生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为集邮者增加了可收集的邮品种类,提高了收集兴趣。令人遗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联体邮戳(或连体、组合)”的邮戳,各地邮政纷纷采用,一时成为集戳爱好者追逐的对象,收集热度越来越高。对此种邮戳的评论散见于各地官方、民间邮刊中。对此种戳褒贬不一,主要在于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定名。我国邮政对业务用戳有明文规定,其中并没有规定这种纪念和日戳连在一起使用的邮戳。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19.
信息直通车     
《集邮博览》2003,(1):35-35
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8月20日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四)》邮票一套4枚,其一即为宋代科学家苏颂。8月20日,厦门市同安区邮政分局刻制多枚相关纪念截,宣传戳。福建厦门市邮政局刻制“中国古代科学家(四)”纪念邮戳,由卢音先生设计。戳径28mm,圆形。同日,济南市邮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