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笛子     
正一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发现空中漂浮着一支笛子,彻底惊呆了。这支笛子长着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样子非常可爱,还会说话,而且声音特别好听。它一进来就对我讲了它的功能:如果拿着它对乱砍树的人一吹,那些人就不会再砍树了,而且还会  相似文献   

2.
自制笛子     
笛子是中国古典乐器之一,声音嘹亮,优美动人,吸引了无数乐器爱好者,若能自制一根笛子,其乐定会无穷。下面介绍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易的自制笛子的方法。原材料:拇指粗的硬管一根,长约50cm(可用竹子或阻燃冷弯管);橡皮一块。制作工具:剪刀、美工刀、砂纸。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見过笛子,許多人还会吹笛子,可是笛子为什么能发音这个問題却未必都能回答。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看一看正在发音的琴弦,摸一摸正在响着的鑼,都会证实这一点。笛子能发音,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不过笛子的振动体与某些乐器的振动体不同,它不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固体,而是被包圍在笛管中的空气柱。吹笛子,就是通过吹孔,利用人口吹出的气流給以一定的作用力,使笛管中的空气柱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会吹笛子的人都知道,吹出的气流应該正好冲在吹孔的边沿上。吹奏气流形成很  相似文献   

4.
笛子的改进     
笛子的改进笛子在吹奏时,要将笛膜贴在外面,一不小心笛膜就破了,我设想在贴笛膜的旁边两圈挖两条沟做成两道轨道,在轨道上装上一小块硬保护膜,吹时按开关推开,不吹时,推到笛膜上方卡死。吹笛子时,就不用为找笛膜、贴笛膜操心了。(卢勇良)笛子的改进@卢勇良...  相似文献   

5.
青年民族管乐演奏家刘宽忍,一九六三年生,七岁开始学习二胡,七七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笛子专业,八三年附中毕业,同年升入本院本科,继续学习笛子,同时学习古琴、笙、箫、埙等乐器,八七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分配在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从事专业演奏,并担任独奏。八九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研究生,成为中国仅有的两名笛子研究生之一,九一年毕业,完成了长篇论文《中国笛子的南北风格与演奏技巧》,获民族器乐演奏硕士学位。刘宽忍在笛子演奏上,功底深厚,技巧全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九一年十一月在西安音乐学院举办了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陕西音像  相似文献   

6.
如果没有音乐,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说出许多能发出音乐和声音的东西吗?如音响、收音机、MP3、电子琴、钢琴、锣鼓、唢呐、编钟、笛子、手机、计算机、闹钟等。还可能听说过养鸡场播放音乐可以让母鸡多生鸡蛋,乳牛听音乐能增加奶产量的故事,或者知道音乐可以治病,音乐令人陶醉,音乐用于战争的知识。那么,音乐与发明有什么关系呢?认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相似文献   

7.
笛子属于吹奏乐器,因此在演奏时与气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在笛子演奏中许多演奏者由于缺乏对气息的控制与运用,导致气不够用,越吹越憋,很吃力。只有依靠科学先进的专业理论,并与实践结合,才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8.
笛子百变     
用吸管可以做成许多种笛子,制作方法简易又非常好玩,不但能自娱娱人。还可以学习到许多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自从马可·波罗等探险者讲述在沙漠中听到奇怪声音的故事后,人们就一直在探索这种声音到底是如何发出的。这种声音在10千米以外就可以听到,像战鼓或者低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的声音,甚至像管风琴,声音强度可以达到105分贝。后来人们了解到,这种声音是沙丘的崩塌发出的,那么所有沙  相似文献   

10.
悠扬悦耳的钢琴声,低沉纤柔的二胡声,清脆婉转的笛子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声音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噪声和污水、废气一起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物体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一般叫声波,声波的能流密度叫声强。如果声波的声强太大,或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是噪声了。因此要减少噪声的污染,首先得尽量防止振动,减少它产生的声强。为此,材料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哑巴”金属,即能防振和减振的金属。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2,(19):29
正人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声音陌生?将自己的声音录下后,重新放给自己听,通常你会觉得这声音不像是自己发出的,而别人一听,就能确认那是你的声音。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我们说话的声音,除了通过空气振动传到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来源鼓声震耳,琴声悠扬,这是由于鼓皮和琴弦的振动迫使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起来,空气把振动送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振动是声音的来源。声速、频率和波长俗话说:“耳听八方。”这说明声音可以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介质不同,声速  相似文献   

13.
海底世界不仅色彩斑斓,还充斥着各种神秘的声音。若置身大海中,就会发现寂静无声的海底热闹异常。这些声音的频率通常很低,只有用特殊的声学仪器才能听见。有些声音相当短暂,只出现几分钟;而有些声音可持续几年。  相似文献   

14.
杨旎 《百科知识》2012,(4):21-22
正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听觉面孔大脑在听到声音时让人无需看到说话者本人就能仅仅通过声音判断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这是为什么?科学家解释说,人的声音是语言的载体,但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听觉面孔,能够传达重要的情感和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还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声现象。现在,这些现象的秘密很多已被声学所揭露,有的已经很好地为人服务。回声和颤动回声当声源发出一个声音后,由于障碍物的反射,人耳先后重复地听到两声或更多的声音,就说产生了回声现象。如果两个同样频率的声音,到达耳朵时的时间间隔大于1/20秒,那么人耳就能感觉出有两个声音存  相似文献   

17.
齐季 《百科知识》2011,(4):63-64
早在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已经掌握了移动电话声音识别术,如果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乘车行驶在莫斯科的某条大街上,他用移动电话跟其他人说话,国家安全局的声音识别系统就会立即确认出勃列日涅夫的身份,他的谈话内容就会立即被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8.
物体振动的时候,空气受到激蕩,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波浪。这种波浪傳到我們的耳朵中,我們就听到了声音。声音有高低和强弱的分別。声音的高低(音調)由發音物体的振动頻率(單位时間內振动的次数)来决定,頻率愈高,音調就愈高。在音乐歌唱,高音就是頻率高的声音,低音就是頻率低的声音。平常在我們的周圍总有着包含很多种頻率的声音,但是我們听来不很显著。声音的强弱和声波的振幅的大小有关。振幅愈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电视新闻音频制作和电视演播室的音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中清晰的声音是好新闻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新闻制作中如何控制好声音质量和电视演播室的音响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耳朵的秘密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做一个耳朵模型,你就会明白:你的耳朵如何把声音变成可传到大脑的信号,你的大脑又是如何把信号转变成你听到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