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一场名为《文武昆乱史依弘》的戏曲周演出活动,演出由当今梅派名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女士担纲主演.5天的时间里,依次演出了《白蛇传》 《牡丹亭》《穆桂英》 (全本)、 《贩马记》(又名《奇双会》)与《玉堂春》等5出大戏,有京剧、昆曲,有文唱,有武功,在首都乃至全国艺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我有幸躬逢其盛,现场观看了全部的演出,感慨良多,收益颇丰.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一场名为《文武昆乱史依弘》的戏曲周演出活动,演出由当今梅派名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女士担纲主演。5天的时间里,依次演出了《白蛇传》《牡丹亭》《穆桂英》(全本)、《贩马记》(又名《奇双会》)与《玉堂春》等5出大戏,有京剧、昆曲,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把酸枣》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舞剧。欣赏完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晋商文化的魅力,演绎了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程,同时也描绘了一段无比凄美爱情故事。作为一部反映晋商历史、讴歌晋商精神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充分的发挥了地方区域的文化特色,也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它以晋商为大背景,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晋商形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  相似文献   

4.
京剧各行角色头上戴的,总称“头盔”,包括帽、盔、巾、冠四类。单以帽来说,又可以分许多名目,常见的有天官帽、乌纱帽、罗帽、毡帽等。天官帽两层平顶金底,左右加如意翅,装满珠玉绒球点缀,是大臣中位居极品的名相戴的。如《逍遥津》中的曹操。乌纱帽黑色,上下两层,前矮后高,前后加翅。由于帽翅的式样不同,又分为“方纱”“尖纱”“圆纱”。“方纱”的翅是方形,一般用在正派生角方面,所以又称“忠纱”。《群英会》中鲁肃与《贩马记》中赵宠戴的就是“忠纱”。“尖纱”的翅是尖形,一般用在奸诈的净角方面,所以又称“奸纱”。如《一捧雪》中严…  相似文献   

5.
"鱼盐"考释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四论及徽商和晋商时曾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谢肇淛  相似文献   

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服务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的批评标准等理论问题,论述了文艺具有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大众性相融通、普及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等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将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探究,充分发挥文艺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运用舞蹈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部以晋商为主题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山西晋商大院生活的兴衰历程.本文以文献资料及当地走访调查为基础,从舞剧《一把酸枣》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舞剧中舞蹈、音乐、服装、舞美方面体现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分析,展现了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呼吁人们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使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一把酸枣》是由我国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编创的一部反映晋商历史、讴歌晋商精神、体现浓郁晋商文化特色的的大型舞剧。在这部舞剧中张继钢秉承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多部歌剧、舞台剧的灵感与实践积淀,将晋商文化、晋商爱情生活创造性的呈现出来。舞剧中最具特色不是独舞、双人舞,而是最能体现编导个人风格的群舞段落。本文首先对舞剧《一把酸枣》中群舞段落进行概述;其次对群舞段落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舞蹈作品分析总结出张继刚的舞蹈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是用文言文写的古代百科全书,是文化资料的宝库,现代孙殿起录的《贩书偶记》和《贩书偶记续编》(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录了《四库全书总目》以外的书目,这应视为《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这些著录的书也是文言写的.要进入古代文化的书山翰海,我们就要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具体地说,探索祖国历史的风貌,离不开《史记》《通鉴》出土的书简;探讨地理沿革,要爬梳《禹贡》“专志”;学医的要读读《内经》《本草》《伤寒论》;  相似文献   

10.
《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是薛勇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一部关于明清晋商商业伦理思想研究的学术力作。作者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明清晋商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而独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徽商简议     
中国从明代中叶以后,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和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尤其是“徽商”和“晋商”,曾以其资力雄厚、足迹遍天下而南北辉映,著称于世,在商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学者王世贞在《苏州史料后集》卷三六严氏富资条中记述:“一日严嵩与来客共话天下富豪,将资产五十万两以上者列为第一级,够格者计有十七家,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二姓。”《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是时天下财赋、岁入太仓库者二百万两有奇”,两者比较,一个富户的资产相当于全国岁入的四分之一,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明代另一学者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有这样的记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徽商和晋商的实  相似文献   

12.
《讲话》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现点、方法,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述文艺问题的光辉著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半个世纪的革命文艺实践证明,《讲话》是指导我们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解放区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深入贯彻执行《讲话》精神的结果.反之,无论是“左”倾思想对《讲话》的肆意歪曲,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讲话》的诋毁否定,都给文艺事业带来严重灾难.“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因立场问题不明,引发了革命文艺方向性的含混,这是1940年代的无产阶级文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大众"不仅是革命文艺的方向,也是革命作家的方向.《讲话》之后,革命文艺由此走向延安文艺.周扬将"人民大众"方向发展为"群众"方向,认为革命文艺不仅要向工农兵方向发展,也要向党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首部改编自晋商题材小说的电影作品《白银帝国》的分析,在情节选择和人物塑造方面,就影像如何对晋商的故事价值进行挖掘和表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山西商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晋商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晋商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陈其田等先生对于山西票号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其主要成果有《山西票号史》和《山西票庄考略》。他们的基础性工作挽救了许多濒于丢失的宝贵史料,为以后的晋商研究奠定了初始基础。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山西财经学院对山西票号史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晋商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这一时期日本学者寺田隆信也对山西商人进行了研究,其著作《山西商人研究》补充了一些新的史料,并拓展了晋商研究领域。第三阶段是上世纪的最后…  相似文献   

16.
张士诚的出身问题,有“亭民”、“私盐贩”,“渔夫盐贩”诸说,甚至还有“亭民”与“私盐贩”并称的,我以为均不确切。《元史》称张士诚为“白驹场亭民”(卷四十三,顺帝纪;卷一九四,李齐传);晚出的著作有说他“贩盐为业”的;而《元史类编》卷四十一则说:“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民,与弟士义、上德、士信,(?)贩盐为业。”看来,众说纷纭,还是各有所本的。首先应当明确,亭民和私盐贩并不是一回事。《宋史·食货志》说:“环海之湄,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的一张订书单,让我认识了《少年文艺》。起初,我是看到了《少年文艺》那年的赠品“蓝月亮隐形计时器”,才想要订《少年文艺》的。可以说,我订《少年文艺》完全是为了赠品,可当我拿到《少年文艺》时,我被那样美丽的背景、那样独一无二的风格给迷住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页,两页,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期待着《少年文艺》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是我校孙国林、曹桂芳二同志参加编写的,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保存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史料,也为了使看不到《延安文艺丛书》的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延安文艺运动情况,我们将请孙曹二同志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重新编写《延安时期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分为综合编、文学编、戏剧编、音乐编、美术编、电影编、艺术教育编和文艺刊物编共八篇,从今年第二期起,分四期在本刊刊出。这篇《前言》不仅对《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在一个方面,也为本刊即将连载的《延安时期的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规定了我国革命文艺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宽广道路,开辟了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新纪元.《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只想就毛泽东有关文艺创造的论述,谈一点学习体会。文艺是活生生的创造,怎样实现这种创造呢?毛泽东在《讲话》中有极精辟的论述。概括言之,就是占有与突破.  相似文献   

20.
1954-1955年,在全国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文艺学习》刊发了社论、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红楼梦人物杂谈、文艺学习座谈等栏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立场、目的、语言诸方面表现出《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主要特点,从中亦可得到当时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