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10B):30-31
国庆长假,金秋季节,实在是外出旅游的好时光。带着孩子去海边走走,去山里逛逛,去领略一下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光,去感受一下不同风景、不同民俗的内涵吧。  相似文献   

2.
同一本绘本,不同性别的人去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不同年龄段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无论如何,这些不同的声音都没有错对、好坏之分。每一个声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去尊重不同的声音,去鼓励更多不同的声音,去分享这些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2003,(2):53-53
代沟是指不同代的人群之间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和隔阂。产生的原因在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社会发展变化越快、越大,价值观差异越悬殊,则代沟越明显。代沟的产生,实际上是两代人看待同一样东西,由于社会阅历的不同,社会经验和际遇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看法,而随之产生不同的处事方法。那么,究竟谁对谁错呢?这实际上没有对错,只不过是时代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是人们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经验去看待世界。年轻一代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年老一代用比年轻一代更多的经验去判断。用不同标准、不同价值观、不…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反映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本质属性往往可用不同词汇和不同语句去表达或叙述。因此,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侧面去理解概念,是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比方说“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小学数学第七  相似文献   

5.
一材多用法     
《新读写》2010,(7):50-53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文章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一是由于材料的多维性和辩证性,二是由于各人写文章的切入点和立意有所不同。成文的材料是本就存在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慧眼去看。以怎样的妙笔去用。  相似文献   

6.
一题多解,即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物理规律多方位地去研究和解决同一个物理问题.其显著作用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和解决同一问题,除此之外,它还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性的心理倾向,有利地推动着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和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比较喜人的是学生能够流连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品的内容和境界。但似乎有一点是我们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凭借文本的阅读去感悟大家的艺术风格,凭借很多作品的阅读去感受不同大家的不同风格。对此,作为任教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笔者,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即通过阅读去拓展阅读感悟大家的艺术风格。一、拓展阅读感悟大家风格需抓住语言表达之关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也应当完全可以这样去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除了学习,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去认识学生,去亲近学生;除了本人,还可以向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做多方面的了解,争取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和协作。  相似文献   

11.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高考和高校招生要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公正自不必说。但是,一次考试能不能同时兼顾科学和公平这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换句话说,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是不是科学?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是不是公平?这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让我认识到世界上有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令我学会从不同的观点与角度去看事物。这点令我工作时对很多事情的想法更具弹性,亦令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达到工作上的指标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从过去的田野考察中让我变得外向和健谈,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只有想办法、动脑筋,不断地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去记、去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奖励方法,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动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从“去+VP”和“VP+去”中“去”的虚化过程的研究出发,根据其语义要素划分出“去+VP”和“VP+去”在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及其类别,归纳出其句法表现形式.并通过“去+VP”和“VP+去”的相互转换和“去”的删减来说明语义对句法形式产生的影响.不同虚化阶段的“去”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去+VP”和“VP+去”可以互换,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中的“去”可以删去,这都是由“去”的语法意义所决定的,二者的相互转换并不是随意的.  相似文献   

16.
因为不懂日餐,每次都是跟别人去吃,自己根本就不会点菜,不知道要吃的是什么。所以每次和不同的人去不同的日餐厅吃的都是别人喜欢吃的东西。但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吃到很多不一样的日餐。说实话,虽然都是日餐,但是每家餐厅的风格味道真的有不少区别。前一阵去尝试了东方君悦酒店“东方亮”餐厅的日餐。  相似文献   

17.
思想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但又各自呈现不同特点,各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着、变化着。我们应该用丰富的思想和心理理论去武装自己,去指导和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同一东西在不同场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性质是不同的.就像菜刀在厨房里是厨具,拿去威胁他人则是凶器.股市中也是如此,同一种招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其性质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分析使用者必须认识并理解这一点.股票市场背后是人在交易,所有招式都是人在使用.同一招式的使用者在不同时间去使用该招式,目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运用.  相似文献   

19.
听课往往是年轻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步.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听什么怎样听呢?笔者认为:只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及时向授课教师讨取授课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让其他教师评议,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大的飞跃.那到底应"听"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自主学习的阵地,因此我在课堂上会因不同的文本而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