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一篇好的传记文必须要有"魂",这"魂"就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以及中心内容的体现。而"魂"就是文章的标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一篇传记类文本《科学巨人玻尔》,题目中"科学巨人"实际上就是玻尔整个人物形象特征的缩影,也是其人格魅力体现的地方。文章中写到玻尔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  相似文献   

2.
实用类文本在《考试大纲》中列举了五种: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试卷中现有选文以传记为主;虽然其他四种也不应排除(如2013年广东卷考查了科普文章《山水画中的地质学》),但相对而言,传记是至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传记种种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传记”一类的文章。它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类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总的来说,传记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列传,据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载:“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又据司马贞的  相似文献   

4.
“传记”一词据《辞海》释义:“或单称传,指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一般由别人记叙;也有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翔实的史事为主,如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它崇尚朴实,雅洁;一类属文学范围,称为传记文学。它是散文的一种,指用形象化方法记述和刻画以知名人物为主要对象(包括其生活经历,精神品格成长等)的作品,但以真实事迹为依据,也并不  相似文献   

5.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阅读是新课改的产物.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那么,高考人物传记的命题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6.
传记著作的分类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历来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在此 ,笔者试从文体学角度出发 ,对其进行探讨 ,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何谓传记所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和样式 ,它决定着某篇著作的学科属性 ,同时也决定着图书归类的正确与否。传记是一种文体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样式 ,有必要将其作深入一步的探究。那么 ,什么叫传记呢 ?目前 ,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很复杂。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权威资料归集 ,较为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称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和经历的作品、文章、文字……1.《中国大百科全书》称 :记载事迹和经历的作品称…  相似文献   

7.
<正>依据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有以下一段说明:"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6,(4):44
<正>《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出版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名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概括它的艺术特色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一般说来,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一是传记式,主要报道人物光辉的一生,如报道雷锋先进事迹的《伟大的战士》等.其特点是主要写人物的成长过程、业绩、先进思想等一生事迹.二是片断式,只写先进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其特点是不写人物“全貌”,着重写人物的一件事、一个特点或一个生动的镜头,以此反映时代的思想光华,或闪耀在人物心灵的火花.三是群像式,即一篇通讯中写多个先进人物.这篇人物通讯,明显地属于第三种类型。阅读本文,要注意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把握: 1、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 2、作者对李克会这个新时期农民的典型是如何刻画的? 3、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要写到老秀才的梦?文章标题为什么用“银杏树下?”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是整套初中教材记叙文阅读训练13个点中的第12个训练点。教学要求是:理解并掌握选择典型事例,按一定顺序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两篇是散文,三篇是传记,共同的特点是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材料组织顺序安排,丰富多姿。《回忆我的母亲》有明显的时间顺序;《藤野先生》按照表现主要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哥白尼》和《祖冲之》是传记,记叙人物生平和主要事迹,并插入适当议论;《潘虎》是革命回忆录,也是文学性的人物传记,有较强的故事性。  相似文献   

11.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备考提示实用类文本阅读是课改区的选考内容。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四种文体类型。其基本能力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单元。前3篇课文的传记性质十分明显,《祭妹文》可看作是别具一格的传记文。本单元教学,宜按照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和提高古代散文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编制教案。一单元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已学的同类课文,熟悉古代传记文的两个特点:善于选取典型事迹繁简分明地表现人物;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结合进行评议、抒情。 2.从高中毕业班角度考虑,抓紧文言语法和古文知  相似文献   

14.
一、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解题宏观思路《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有如下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  相似文献   

15.
新选人高中教材的《马伶传》是一篇传记。说它是传记,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一,课文前的自读提示中已做了必要的说明,二,据《四部备要》本《壮悔堂集》,这篇文章原收在第五卷“传十首”这一部分中。然而,传记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许多辞书,包括专业的在内,对“传记”一词的解释大同小异,认为它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也单称为“传”;传记可分为史实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两大类,前者翔实地记述人物的史实,后者则  相似文献   

16.
一、以题导入 师:今天我引荐一位传奇式人物给大家——“区寄”(师板书姓名、读音).他和大家是同龄人.(师板书“童”)这个传奇人物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童区寄传》(师板书“传”)里的人物.“传”是一种文体,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等.请齐读题目和作者,注意读音和节奏.  相似文献   

17.
实用类文本中的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根据传记这种文体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做传记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8.
从86年下半年开始,我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开设了语文阅读课。高一到高二两年分四个阶段进行:高一上学期阅读人物传记;下学期阅读名家散文集;高二上学期阅读议论文;下学期阅读文言短文。 第一阶段阅读人物传记。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广泛熟悉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使他们在刚步入高中的第一学期时,在思想上能受到有关名人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的熏陶。其次是学会写阅读卡片和读书札记。我从图书馆借了六十五本传记,其中大多数是文学家、科学家、革命家传记,如《屈原》、《莎士比亚》、《歌德》、《居里夫人》,《马克思恩格斯人生之路》等。每周组织阅读一次,每轮到阅读课,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来到阅览室,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考古代传记作品又是选文的主要文体,那么应该怎样读古代传记作品呢?可以分三步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相似文献   

20.
丁春梅 《考试周刊》2013,(81):40-41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传记作品,如:《名人传》《富兰克林自传》《老舍自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唐宋八大家小传》《启功传奇》《梅兰芳画传》……不少单元对传记的内容特色等还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