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筑的生态课堂,语文生态课堂应回归文本、回归自然,成为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应充满灵动的节律、引导学生在共同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应海纳百川,尊重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总之,语文生态课堂应是一个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生存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人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阵地,通过课堂信息技术、师生、教学活动等各因素彼此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互动,使各因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共同维持课堂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形成课堂层面的教育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针对课堂中的失衡现象,提出了生态课堂的建构,这不仅是一种崭新的外语教学观,也是符合生态个体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两者都能通过生态课堂的建构有所发展,主要是学生生态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生态个体的专业发展。生态课堂的建构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铺垫和准备,从而促进了口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杜亚丽 《现代教育科学》2012,(8):128-129,174
中小学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主体,课堂一切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与协调运动,是实现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生态发展特征,把握生态内外部环境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迁移到体育教学课堂中,注重课堂内外和谐统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自然融洽的课堂氛围,是生化体育课堂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建设生态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课堂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以及生命质量整体提高的生态模式。品德与生活(以下简称"品生")学科的生态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与践行,在一个和谐、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共同参与、相互激发、体验践行、质疑探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为了实现品生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使课  相似文献   

7.
生态语文课堂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让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情感互通、共同成长的最佳场所。可以说在这种课堂之上,处处洋溢的是生命的光辉与和谐的生态之美。语文课堂要想真正回归生态,  相似文献   

8.
徐辉 《考试周刊》2011,(6):105-106
“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一切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质疑探究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学生态,就是教师、学生、课堂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起的一种良性关系。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交往互动,有助于激发师生双方的热情,循序进渐地构建课堂良性教学生态,促进师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如何优化和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呼唤回归自然和本性,努力构建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注重的是生生间、师生间以及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使师生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促进了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部,2003)".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所有学生的欲求和意识,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学方式的统一的课堂.一、生态化学的构建背景课堂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具有独特的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是由教师、学生、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共同使课堂成为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的化学课堂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室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强调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态场,倡导经济适用的教学环境,追求低碳高质的课堂生活,其核心是每个学生自主、自由且有个性地学习,本质是在共同学习中让各种生态因子圆融互摄,实现生态位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生态课堂的建构策略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所谓的“生态课堂”就是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生物学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其教学过程应是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建构生物学生态课堂,营造课堂生态环境是前提,变革师生交往方式是关键,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存在种种失衡因素,人们转而追求一种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种发展既包括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共生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探析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本质与特征,有利于构建符合学生生命发展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模式是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自然生态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课堂活动,把教师、学生看作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要素,教师、知识、学生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振共生,整体提升,建构一个以“信息传递”,让课堂和教学个体回归自然,营造健康、自由、个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空间,促使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态课堂,是建立在生态理论基础上,辩证地看待课堂中人际关系,是人文意识的具体体现。数学生态课堂是将数学课堂与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一种生态的平衡方式和动态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体化特征,通过现代课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统一。一、创设合理的生态课堂氛围,让学生陶醉其间当代人愈来愈重视幸福感。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多少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幸福呢?创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即自然,生态课堂的构建目的就在于建设和优化课堂环境,让课堂更加和谐,更具人文性,不仅给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机会,也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机会,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笔者通过对一学期亲身经历的各类教研活动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典型案例的记录研究,对生态课堂的创建有了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生态课堂是让学生自然成长的课堂,是张扬学生个性,保护其创新品质,充满激情与智慧,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本文对生态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思考与分析,得出生态课堂具有生成性、整体性与开放性,这意味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态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必要性。为此,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通过强调师生双方的个性化,构建新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情、有效和有趣,使课堂回归生态。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建构式生态课堂”.“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建构式生态课堂”充分尊重地域与学校特点、学科特色、教师个性等,追求实现“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地域性实施、校本化实施、学科化实施、教师个性化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本人有幸参加了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顾洪举老师组建的信息技术生态团队,通过一段时间对生态课堂理论的学习,了解到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是在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整体和谐的发展观,以尊重学生为基点,遵循中小学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课堂为依托,促进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和谐建构,从而达到课堂的生态平衡,使课堂教学呈现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实现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团队决定从教学资源入手,为学生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