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奋斗而美丽,因追寻而收获。"这是重庆市著名特级教师,我的导师王小毅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每每品味,感慨颇多,与导师相知相处的点滴往事也涌上心头。觉者善读2006年仲春一个明媚的午后,我在朋友的聚会上第一次见到王小毅老师。当时他刚调到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任教研员,已是名满渝州的特级教师,因为之前拜读过他很多文章,我带着满满的仰慕仔细打量着——一件褐色的薄呢大衣,青灰围巾轻轻搭在胸前,宽边眼镜下一双深邃  相似文献   

2.
我并非刘铁芳老师的授业弟子,按理说,我写刘老师并不合适,但转而一想,倘若我一个“外人”都能感受他的魅力的话,更可见他为人为学的风采了。  相似文献   

3.
严凌君是我的同事,我们同一年来到深圳。虽然同是语文老师,却没有文人相轻的浅薄,反而对他有种敬畏,敬畏他的才气和执着,敬畏他古典淡定的人生态度,敬畏他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建构。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精神的空虚与缺失,岂止是愚昧概括得了的。于是他想到了引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开出了一剂良药,更重要的是他引领学子如何吸收与品味……受《教师博览》之约,和严凌君老师进行一次对话。走进他的世界,发现他不仅是一个中学教师,一个读书人,一个踏实地生活在城市一隅的隐士,而且是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而执着追…  相似文献   

4.
<正>我出生和生长在农村,学生时代在乡村学校遇见的那些好教师,不仅促进了我的发展,也在我的内心里沉淀为教师职业的"原型",长大后就要做那样的教师,成为我的职业选择与追求。"自然"的语文我是以最朴素的想法开始我的语文教学之路的,这个朴素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刚刚工作,手头没有什么励志书籍或者教育名著,倒是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翻看了一  相似文献   

5.
行者     
他总是深夜来访。我打量着这个行者——现在叫探险家,我打量着这个从外貌到内心都与众不同的人,这个异人。我甚至心里有一种怀疑,是不是行者武松乘夜从蜈蚣岭突然来到了我的面前?他的长发是武松式的长发,而不是现代派艺术家的长发。他的这种长发,是一绺一绺的,不卷曲,无光泽,没有修饰美化的痕  相似文献   

6.
<正>我和陈维贤老师是同行、朋友,也是忘年交。退休10多年了,但和陈老师一直没断联系;他的思考尝试,他的每一步发展,我一直在关注着。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位草根教师的成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张振锁老师辅导的学生鼓乐队来新绛县城演出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高兴了很久。张振锁老师今年64岁了,至今退而不休,依然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他是我在本村上小学时的一位老师,也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老师。小学时,村里的学校还是七制校,小学初中一贯制。当时,张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记得有一次,我写的作文语句随意,字  相似文献   

8.
自诩为"文艺女青年"的我,一路走来,能成为今天的自己,肯定与孩时养成的好习惯分不开;而在我成长路上最好的启蒙老师,便是坚守三尺讲台20多年的林剑峰老师。第一次见到林老师是在六年级的寒假。那时邻居刚上初一,她们班组织活动,便带我一起去了。林老师是她的班主任,通过活动上的交流,他得知我家境不好可能会中断学业.  相似文献   

9.
行者无疆     
当听说《小学教学》编辑部将李慧玲老师确定为该杂志2011年封面人物的消息后,在由衷感谢《小学教学》杂志对湖北省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和教师成长的帮助、支持与厚爱的同时,也为李老师今天的成长与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相似文献   

10.
<正>上师范,并非我的选择。我的中学生活是在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下中学度过的。那时之所以努力学习,只是觉得学习好、被老师和同学关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填报中考志愿时,我本想填报高中,班主任老师却在我的第一志愿里填报了师范。就这样,我阴差阳错地跨进了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的大门。1988年暑假,在家静等分配的我收到了师范班主任的一封信,他说有一个机会推荐我到人民小学。那时的我(包括大多数同学)  相似文献   

11.
先生名叫孔沁梅。我在《中国教育资讯报》(《中国教师报》前身)上连载的《路漫漫——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就已经写到他了。也许并没有多少人注意过这位一生坚守乡村教育的老前辈,然而,在我的心里,他是我所遇见的最伟大的语文教师之一。也是他,决定了我的人生方向。前些日子,我们互通电话,在电话里,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作为一日之师,我注意到你这些年来的成绩了,我以你为骄傲……”  相似文献   

12.
读名家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我领略到了吴非老师这样一位有思想,敢说、敢做的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智者的形象.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新教育,以一名引领者的姿态带领我们前行.  相似文献   

13.
每当听到同事大声地训斥起他正读高三的儿子,我就会想起坚守在家乡的农村小学里的那个小老头——我的父亲,也是我最难忘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十几年前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从此就成了李镇西老师最忠实的粉丝,逢李必读,但都是“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真正走近李镇西,聆听一个智者的声音,是在2010年4月24日由《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办、宜昌市深圳路小学承办的全国班主任春季研修班上。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读《教书,不简单》的感受,那就是,"不管外在环境如何,人仍然可以创造并坚守着自己诗意而神圣的精神生活(钱理群语)",曾纪洲老师就是这样。读着曾纪洲老师山野一样朴素而美丽的文字,感受他山泉般清澈的思想与智慧,我禁不住对他献上我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翟利岳老师,我们都尊称他为"智慧翟校"。因为他积淀深厚,博闻强记,充满才情。我认为,他最大的智慧,在于"坚守中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凡事,最怕遇到认真、执着的人。他热爱课堂,30余年来,矢志不渝地坚守在小学语文课堂里,"领跑"江阴市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为推动区域课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被评为无锡市"小学语文第一批学科教学带头人",曾获江苏省、无锡市赛课一等奖,曾在江阴市级以上研讨活  相似文献   

17.
经常在报刊和网络上读到他的文字,一直不敢相信他是农村学校的普通老师。我见过太多的农村优秀教师最终选择了离开,而他却这样坚守了20年。因此我一直非常崇敬他,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他,但是一直在关注着他。两个月前,在《教育文摘周报》即将推出的他的人物专访的时候,他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教育,看上去很美》写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他叫黄行福,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的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当然,他又是一个不普通的优秀教师。今天我在雅虎上搜索了一下,他名字下的条目竟然有11784条,随之跳出来的是人民网、光明论坛、教育在线、《…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知道于永正老师大名的。彼时,我是一名懵懵懂懂的教学新兵,常在《小学教学》等杂志上看到于老师的交际作文课例,被他精妙的教学设计和幽默的教学语言所吸引,以至于情不自禁地抄了一篇又一篇他的教学实录。那时,于老师在我心头,是遥远而高峻的存在。现场感受于老师的风范,成为我的梦想。1995年9月,梦想成真。那是柿子还很青涩的季  相似文献   

19.
巴述丽 《教师》2010,(31):115-116
读名家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我领略到了吴非老师这样一位有思想,敢说,敢做的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智者的形象。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新教育,以一名引领者的姿态带领我们前行。正如他自己在书的自序中说的那样,“教育是为了要让学生像人一样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相似文献   

20.
严凌君是我的同事.我们同一年来到深圳。虽然同是语老师,却没有人相轻的浅薄,反而对他有种敬畏,敬畏他的才气和执着,敬畏他古典淡定的人生态度,敬畏他对语教育的思考和建构。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精神的空虚与缺失,岂止是愚昧概括得了的。于是他想到了引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开出了一剂良药,更重要的是他引领学子如何吸收与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