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已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素质教育日益深化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必然产物。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一、淡化审题要求。以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都有一个艰难的审题过程。审题失误,作文也就前功尽弃。而话题作文,淡化了审题的要求,所写内容只要与话题相关即可,这就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解除了审题人为障碍,为每一个习作者创造了平等习作的机会。二、放宽文体限制。话题作文对文体放宽了限制,一般诗歌除外,其余文体皆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习作者可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选写有利于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高考语文作文形式以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为主,作文的主题较为鲜明。在新课程改革下,我国的高考语文考试内容与考查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材料作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新材料作文中的主要考核点在于"审题"与"立意",需要学生在对新材料的阅读中审清材料主旨,分清主次,立意新颖,不离主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材料作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一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材料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是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板块几乎全都是以"新材料作文"为主,相较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区别十分明显。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该类型作文审题方面频频出现问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随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指导学生有效审题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考生的语文成绩,而且事关考生的高考成绩,而作文的审题又事关作文的成败。那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该关注作文的哪些话题呢?作文话题是浩如烟海,还是有可圈定的"范围"?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锁定作文的话题范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是高中作文写作的总纲,兹摘录几段加以探讨。先看第一条:"鼓励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7.
新的教学大纲颁布和实施后,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命题大多倾向于话题作文,这实际上是更好地考查学生"生活观察能力、联想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的一个平台。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不限制取材范围、立意取向和表达方式(即体裁)而写出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准确把握审题拟题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11期刊载了《在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文,该文以话题“忘与不忘”为例,对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指导。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的作文话题就是“忘记与铭记”。《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6期第24页又刊载了以“读图与读文”为话题的作文训练题目,并配有“写作提示”。这和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的题意完全相同。幸运的是,《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载的这两个作文题目,笔者都曾选出来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并作了讲评。因此,高考结束后,学生、家长、同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直接取决于思维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做法。一、在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话题作文的特点是限制少、开放性大,它的优点不言而喻。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有跑题的现象。从审题入手,我整理了1999年到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在开放中发现题目的限制,从而提高思维的准确性。1999年高考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一部分学生竟把题目定为“记忆不…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写作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材料作文以其独有的特性得到人们的青睐,而能不能对材料进行准确的分析,找到最佳的写作契合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读、析、选、立"四个方面来谈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相对开放的话题作文在高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话题作文在开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如审题过于简单、文体的淡化、在思维深度密度的训练上相对欠缺等。在这种情况下,新材料作文重新回归,并且来势凶猛,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势。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深受广大师生所喜爱 ,原因是它能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大纲要求 ,在今后几年 ,高考仍可能采用这一形式。因而 ,作为高三的语文教师应重视和搞好话题作文的教学。下面就笔者的经验和认识 ,谈一谈话题作文教学中的审题、文体、选材、语言训练 ,请专家及同行指正。一、审题训练学生作文 ,审题是第一要素。如何快速审题 ,审好题 ,是高质量作文的先决条件。在指导学生审题时 ,除一般技巧外 ,教师还应做好以下三点 :1.分清话题的类型。话题的类型有多种多样 ,如想像类、联想类 ;多层类、定向类 ;多头类、单头类等。明确了话题的类型 ,学生才…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向纵深方向发展,教育部命题中心为河南、河北等省命制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由话题作文题型转到了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也代表了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命题的一个新的方向。不管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如何变化多端,高考语文考查高中毕业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这一宗旨始终都没有改变。同时,考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也亟待加强。因为,高考新材料作文不仅考查考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也考查了考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和把握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审题立意能力。下面就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作一讲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在语文高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那么,高考话题作文的关键和重心应该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审题是关键,表达是重心。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语文高考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是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的心头病。下面就学生作文常见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实用的备考策略。一、审题不准确高考作文评卷将"符合题意"的要求摆在第一位,第一等级、第二等级要求"符合题意",而仅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或仅抓住材料中的枝节立意行文,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经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化趋势。尤其是材料作文在近两年高考中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但是,从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同学还不能准确有效地写好材料作文,甚至感到无从下手,在审题立意上出现较大偏差,严重影响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许多语文教师便不顾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直奔高考主题——话题作文,而2005年的湖北高考作文可谓给了这些急功近利者狠狠的一击。2005年的高考作文看似材料作文,实则还是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就是“出和入”,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其他的基本形态都和话题作文相同。但2005年的高考作文整体情况堪忧,当然也不乏佳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审题不深刻、文体把握不准、语言表述不佳、材料不丰富,这也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出了要求。一、要从审题准确深刻入手无论“考试说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经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化趋势。尤其是材料作文在近两年高考中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但是,从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同学还不能准确有效地写好材料作文,甚至感到无从下手,在审题立意上出现较大偏差,严重影响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经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化趋势。尤其是材料作文在近两年高考中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但是,从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同学还不能准确有效地写好材料作文,甚至无从下手,在审题立意上出现较大偏差,严重影响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