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指的是字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长短等性质。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单音节词,比如“人”(■)、“手”(ˇ)、“天”(-)、“地”(■)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2.
对于母语是非声调语言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普通话时,"洋腔洋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进行分析,帮助找出基本的声调偏误现象,研讨相应的教学策略,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对母语为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声调是一个难点。迄今为止,汉语第二语言声调教学整体效果不佳,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法体系。本文借鉴大量前人成果,特别是汉语非线性音系学韵律层级理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汉语声调非单音节教学法(non-monosyllable approach,简称非单教学法)。同时,利用一定规模的实验数据,充分证明了非单教学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对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语第三声听辨测试的结果分析 ,认为调型对声调听辨影响较大 ;母语有无声调对误听走向有明显影响 ;无论母语有无声调 ,外国学生双音节中的第三声误听率大大高于单音节第三声的误听率 ,且大多误听成第二声 ;良好的汉语发音定势在听辨中显示出较强的正确判断优势。在此调查分析基础上 ,对第三声的听力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总结了其偏误声调时长较短、调域较窄以及阳平调和上声调易出现偏误的特征;分析和解释了造成其声调偏误的母语音调习惯干扰、发音机制制约、教材与教学策略影响、学习策略影响等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属对,是指诗文对仗.由于它在汉语文学习中的特殊作用,后逐渐发展为对儿童进行语文训练的一种基本方法.宋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言:"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这一意义上的属对后来通常称为"对课".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方法,从中古一直沿用至清末. 属对之所以会成为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这是由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音节界限分明,而且一个语素用一个方块汉字记录,便于创造出整齐对称的形式.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或平或仄,非平即仄,可以形成语句在声音上的对称.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是表达意的重要手段;汉语是声调语言,不同单音节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字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声调、语调的异同,论证英语语音研究、教学中“以调带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指的是字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长短等性质。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单音节词,比如“人”()、“手”()、“天”()、“地”()自不必说,多音节的每一个语素(字)也都有固定的声调,如“火车”()、“跳舞()”等。异读词的每一个读法也都有它固定的声调,如“美好”的“好”是上声,“爱好”的“好”是去声。凡是声韵和调拼成的音节,如果不带上声调,  相似文献   

9.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物理上稍纵即逝,所以研究语音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作为教授语音课的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掌握如何纠正学生声韵调的方法。音节中赋予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对于没有声调意识的欧美留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下面笔者将试着从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声调方面简单谈一谈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声调的偏误类型及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方块汉字是一个音节。音节是汉语中最小的使用单位。构成这最小的使用单位有3种因素,就是声、韵、调。声是一个音节中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如“实施”的正确读音是Shishi,如果念成Shishi、Shishi、Shishi、Shishi,其含义就变成了o时势”、“史诗”、“逝世’”、“誓师”了。声调是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设计好声料练习是读准普通话声调的关键,有步聚地进行声调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调,提高普通话水平。一、读单音节字词。选四个声调都有的词组,如中国伟大、阴阳上…  相似文献   

11.
声调是语音面貌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普通话朗读水平的关键。掌握声调的表现技巧,除了准确掌握单音节字词声调的基本调值外,还应熟练掌握单音节字词在词组里的变调规律和语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从韵律语法的角度来看,联绵词具备"单音步+单语素"的韵律特征,因此,联绵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标准音步,可以借助《诗经》《楚辞》等先秦文献与汉语文体演变研究的成果来论证其为汉语双音化早期的产物。韵律具有内部稳定性特征,基于联绵词音步的声调和对前上古声调存在与否的分类假设,推断早期单音节音步或是声调与联绵词音步相同,或是强弱、长短等超音段特征由联绵词声调反映、固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西藏高校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出发,通过在语音教学和普通话测试中,藏族学生说普通话单音节声调时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声调的调型和语音缺陷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并为他们今后的普通话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少有的单音节词素语言,罕见的声调语言,和以表意文字为主的语言系统,博大精深的汉语言在纷繁复杂的众多语言中享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一方面,汉语是诗性的语言,富于变换、婉转铿锵,有着强烈的音乐性和声韵美;另一方面,汉字各部件多序组合,声形兼具,以字见义,以文表情,其形貌具有极强的意象性和图画美。本文从审美的视角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深入讨论了汉语言在声韵、形貌两个不同方面的美学特点,旨在挖掘汉语的语言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5.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解汉语与言语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汉语两字组声调组合二十种语音形式实验字表,对新疆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两字组声调的语音特征进行听感分析,以期找出这种“民族变体”的发音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纠正声调偏误的六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学好汉语的基础,而声调教学又是语音教学的基础。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就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总结了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以及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预见在声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武鸣壮语的单音节声调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对1863个语音样本的声学空间分布的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得出了武鸣壮语单音节的声调调值,并和传统的田野调查的记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提出“对译借词”新概念。对译借词是以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现有汉语词直接对译外语词创造出来的一种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独特借词。对译借词分单音节对译借词和双音节对译借词两种。对译借词不受一般超音段对应规律的约束,它的声调依汉语词的原声调而定。  相似文献   

20.
毛南语汉语四音格词语音结构类型多样,不重叠的ABCD型占有相当比率,重叠的ABAC型是优势类型,这是共性特征;在具体分布和比率上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其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是由语言接触和语言类型性质决定,语言的单音节词根、分析型语言特征和有声调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