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怀有畏惧和厌倦的心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一个良好的习作心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练笔,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  相似文献   

2.
创造良好的心境,是现代小学生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习作良好心境的养成,与教师培养习作兴趣、不断创造习作的良好心境息息相关.当学生在充满情趣、积极状态时进行的写作,他们的个性、情感才可能使习作训练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写出真话、实话,写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创造良好的心境,是现代小学生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习作良好心境的养成,与教师培养习作兴趣、不断创造习作的良好心境息息相关。当学生在充满情趣、积极状态时进行的写作,他们的个性、情感才可能使习作训练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写出真话、实话,写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习作指导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民风民俗类习作。笔者从传统节日——端午节入手,引导学生按课前实践,课堂交流,当堂撰写,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其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习作的好坏,而是要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中,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学生乐于写作、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广泛阅读,注重积累;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创造良好的习作心境;重视作文讲评和修改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关键。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良好的习作心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感人,精彩纷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生活体验,还特别注重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要重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收集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收到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序列性地习作起步训练.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序列性地习作起步训练.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写作时如能灵活运用,更会使学生的文章文采飞扬。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就要在挖掘课本资源上下功夫。通过必要的思维训练和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进而选取最新颖的材料来充实作文内容。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找出自己或他人习作中的优美之处,共同欣赏,总结、训练,收获写作规律,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桑春燕 《学语文》2012,(4):59-59
浓厚的写作兴趣是进行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我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习作训练,不断感悟写作带给他们的快乐,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富有情趣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让作文的批改更具有实效性?我们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在批改训练中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树立写作的信心,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中年段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就能很好地为学生写作铺垫一条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让学生走稳习作之路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利用微写作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在逐步培养他们的一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积累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微写作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处在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微写作是培养和渐次提高其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奠定基础,达到有效的微写作,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写作指导、练习等。  相似文献   

18.
微型作文把习作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降低了写作难度、放缓了写作坡度,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写作的成功感和愉快体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微型作文的训练目标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更便于磨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能够达到"汇小溪成江河、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想习作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习作心境,会使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从而让学生在爱写、乐写中提高水平。如何营造良好的习作心境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写作,在习作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基于此,文章提出趣味发现、创设情境、趣味表演、活动课堂、趣味故事、深入想象、积极评价等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