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魏智渊 《师道》2006,(7):57-57
有一个流浪儿,进了教养院后还偷盗农民的财物,组织伙伴扫荡农民的瓜田,结果被驱逐出院。他在外流浪了半年,又自动回到院里来。有一天,院长派他骑马进城领取5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防身。傍晚时他归来复命,院长问他钞票数过没有,他回答数过了,院长把钱往抽屉里一放,说:“谢谢你跑了一趟,去吃饭吧。”过了两个星期,院长又派他进城取款,这一回是两千卢布。他喊道:“两千!要是我携款潜逃,你怎么办?”院长说:“叫你去你就去,别发神经!”钱取回后,院长照样数也不数就收到抽屉里。这位院长,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被高尔基誉为“天才教师”的安东·…  相似文献   

2.
温暖     
有个男孩养了只小乌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男孩想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用到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却怎么也未能如愿。他试着用手去拍打它,用棍子去敲击它……但任凭他怎么去敲,乌龟就是连动也不动,气得他整天噘着那张小嘴,显得很不开心。后来,他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帮他把那只乌龟放到了一个暖炉的上面。过了一会儿,乌龟便因温暖而渐渐地把头、四肢和尾巴伸出了壳外。男孩见此开心地笑了。于是,他的祖父对小男孩说:“当你想要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记住不要采取攻击的方式,而是要给予他关怀和温暖,这样的方式往往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莹 《山东教育》2003,(36):37-37
耿浩然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但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哩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清我的话。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向了缸子架。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耿浩然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耿浩然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  相似文献   

4.
莲花 《家教指南》2004,(4):51-51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儿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没说什么,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怯怯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了,还遭了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哭诉。…  相似文献   

5.
熊哥哥     
熊哥哥拿着球去哪里啊?哦,他去公园,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熊哥哥拿着救生圈去哪里呀?哦,他去游泳池学游泳。熊哥哥拿着鱼竿去哪里呀?哦,他去池塘边钓鱼呢。熊哥哥怎么又拿着球,他还踢足球吗?不对,是小兔的纸飞机飞到了树上,拿不下来,熊哥哥把足球扔上去,把它打下来。熊哥哥怎么又拿着游泳圈,他还去学游泳吗?不对,是小猫们想妈妈在哭泣,熊哥哥用游泳圈为他们做了一个秋千,小猫们坐到秋千上就不哭了。熊哥哥怎么又拿着钓竿,他还去钓鱼吗?不对,是小狗的皮球滚到床底下了,够不着,熊哥哥把竹竿伸进床底下把皮球捞出来。熊哥哥说:“我的每样东西都…  相似文献   

6.
忘了一篇小说的题目,大意是:球迷某甲外出未能看到足球比赛现场电视直播,于是赶回家去看他妻子为他录下的比赛录相。半途碰到某乙,也是球迷。某乙见某甲,张口就说:某某队输了。某甲一听大怒,拔拳就打某乙。某乙怨怒不解,问为何打他?某甲说:谁让你告诉我结局了,我要自己去看过程,你侵犯了我的“不知情权”。  相似文献   

7.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晨,我被急促的电话铃声从梦中惊醒:"肖老师,俺是王健的爷爷,他偷拿了家中50元钱,你替俺问问他拿钱做什么去了。拜托了。"来到学校我一脸冷酷,把王健叫到办公室,拍着桌子盘问事情的因由,而后我又苦口婆心对他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他一定是拿钱去网吧玩游戏去了,因为同学们前天见他出入网吧,但他始终不承认拿家里钱的事实。看着他把头埋得很低,一脸的愧疚,我暗自思量,或许他会改过自新。  相似文献   

9.
方舟 《家庭教育》2001,(5):44-44
放学了,小林觉得今天作业不多,可以先玩会儿。于是和小明结伴去儿童公园逛了一圈,尔后又到花鸟市场看宠物,回家时,一看父母在等他吃饭的焦虑神情,顿时内疚起来,忙说:“对不起,我回来迟了。”心想下次再也不去了。可爸爸妈妈像没听见似的,爸爸指责他:“太不像话了,放了学就想玩。”妈妈数落  相似文献   

10.
据说,科学家袁隆平之所以一辈子投身农业,与他小时候的一次审美体验有关。袁隆平回忆道:6岁时,母亲带他去过一次果园。他惊叹"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了"!他后来下定决心——攻读农学专业。过程是这样的:袁隆平6岁那一年,初秋季节,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给中国教育给我们的老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其中影响我们教师最深的我觉得就是他的“爱满天下”的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陶行知先生,学习他的睿智,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像他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李冰  杨道锋 《教育文汇》2003,(10):31-31
笔者曾从报刊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育专家到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去考察,他随意找来一名同学,跟他聊了起来。当这位专家问及最近学校组织了一些什么考试,考试成绩怎么样时,这名同学羞赧地低下了头,怯怯地说:“刚刚考过一回数学,考得不怎么好。”专家便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美学和美育史上苏格拉底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因为他以前的美学家都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待美学问题的,而他却从自然科学的观点转向了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探讨美学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苏格拉底关于美育的诸多观点,如:艺术反映人的心灵、美育可教等理论,其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春节长假期间,我收到两条教师家属的短信,它们使我不得不陷入沉思。短信一:我老公原来当班主任,很少去麻将馆。后来,他不当班主任了,就钻进麻将馆,每天下班就去麻将馆,夜里11点多才回家。他既不管孩子,也不干家务活儿。他没有追求,没有理想,就是混日子。校长,您能再安排他做班主任吗?他有班主任的工作,就没时间进麻将馆了。为了  相似文献   

15.
李雪峰 《山东教育》2003,(36):45-45
我的儿子常问,两岁起开始自己刷牙。为了方便,我们把牙具放到他伸手可及的地方,并要求他独立完成。尽管有时牙膏会挤在盆里,水会洒在地上,但我们还是坚持不懈。一天,儿子困了,刷完牙就去睡觉了。我去洗手间时发现水盆仍在地中央,牙具散乱地放着,我端起水盆想去倒掉,略一思忖,又把盆放回原处。次日清晨,儿子起床后,睡眼惺忪地去上厕所,差一点被地上的水盆绊倒。我惊讶地说:“哎呀,谁把水盆放在地上了?”儿子看了看自己的专用盆,笑着说:“我放的。”我说:“东西乱放,可真不安全!要是绊倒你会摔疼的。如果你昨天收拾好了,就不会这样了。”儿子…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好像这个目标中太没有教育的作用了,太没有给社会以位置了,竟是让学生从自己到自己吗?首先,那后一个自己应是比前一个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其实,教育所期盼亦正在此。其次,那后一个自己的高大之处,即包含他协调和谐的发展,包含他更明白自己与社会的关联。再次,教学的作用、教师的作用以及教育的作用,不正在于促成这一变化吗?也许,个别学生太差了,他简直应该洗心革面了,还能再去成为自己吗?然而,洗心革面之后的他还是他自己。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这一目标的意义,还不只这些。一、我们一再…  相似文献   

17.
听某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小学生回家问家长,什么叫“含情脉脉”,家长一时语塞,不知作何解释,便去请教教育专家。专家告诉他不必解释,等孩子会含情脉脉时,自然懂得含情脉脉的意思。这件事,让我们领略了模糊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世界     
《学前教育研究》2004,(6):52-52
爷爷拉二胡,两岁半的腾腾在一旁听得很认真。爷爷休息时,他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去拉二胡,可是拉不出好听的声音来。他放下二胡说:“爷爷把这里的歌拉完了,没有歌了。”逗得旁边的奶奶直乐。(由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王学琴老师提供)拉二胡春天来了,老师带着小小班的小朋友到室外观看花草树木。走到一棵樱花树下时,老师对小朋友说:“你们看,这是樱花。”旦旦听了,一边学着老鹰飞,一边高兴地说:“噢,老鹰花。”(由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井下幼儿园付玉芝老师提供)老鹰花洗澡几只苍蝇在活动室的玻璃窗上碰撞,引得几个孩子忍不住用手去捉。老师制止道…  相似文献   

19.
<正>那天早晨一到校,小晨便气呼呼地跑到我身边说:"章老师,小睿偷了我的帽子!"我扭过头,看着他因生气而涨红的脸,平静地问:"你怎么知道是他偷的?这个‘偷’字很刺耳。"他抿了一下嘴唇,振振有词地说:"今天早上,我一进教室,他就一脸坏笑,问我帽子在哪里。我原本放在抽屉里的,结果现在不见了,一定是他拿的,可他不承认。"我笑了:"你分析得有道理,这会儿用了‘拿’字,说明开始冷静了。好,你去请小睿帮你找出帽子的下落。"  相似文献   

20.
钟桢  姚鹏 《山东教育》2003,(15):42-43
辉辉是一名“特殊”儿童,让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头痛、棘手。辉辉的脾气很怪僻:平时同伴间有矛盾了,老师如果不帮他,他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摸到东西就摔。还有一次让我们震惊、害怕了许久。记得那一次小朋友收好积木、玩具,准备洗手吃点心了,可辉辉还拿着玩具绕圈跑,我们拉住他,好言劝他,边拿掉他的玩具准备放好。谁知,辉辉一反常态,拉着老师就打,还一个劲地喊:“我不吃点心,我讨厌你们,我要跳楼了。”说完还真向窗台爬去……一、家园携手,达成共识原来,辉辉父母工作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